top of page

Search Results

以空白搜尋找到 248 個結果

  • 寫在「KEEP WALKING 夢想資助計畫」得獎之後

    兩年前的一場歐洲之旅,開啟了一個夢想。 往夢想前進的過程中,很幸運的有很多團體/個人的幫忙讓我們得以走到這裡,街遊團隊心裡充滿感激。背負著大家的期許,我們戒慎恐懼。我們要作的絕對不僅僅是導覽,新的資金注入將成為 芒草心慈善協會 下一階段 - 工班計畫 的啟動基金,請大家拭目以待。 我們一直相信,許多街友仍有一技在身,只是缺乏機會讓他們伸展手腳。只要為他們找到舞台,拂去灰塵,璞玉就有機會重展光芒的! 【工班計畫】 目前街遊已經開始進入自給自足的正向循環,我們希望可以擴大這樣的自給自足的正向循環,讓更多有不同技能的街友找到可以發揮的工作機會,他們的專業可以被發揮與信賴,對社會與街友是個雙贏的結果。 依據長期服務街友的社工觀察,台灣許多街友其實仍擁有一技之長,甚至是專家,但因為健康以及產業轉移等因素而無法完全就業,為求生存,僅能從事技術門檻較低的工作,如清潔、保全等。或是不用技術僅需要勞力的體力工,如粗工、舉牌、派報、陣頭等。前者雖然低薪,但收入穩定,有機會脫離流浪,重返社會。但是後者不僅低薪而且不穩定,僅能勉強達到住在街頭的溫飽,無法奢望醫療跟住宅。 在另外一方面,在社區中有很多的中、低收入戶、獨居老人、身心障礙者、近貧戶因為經濟困窘,僅能居住在設備差、環境惡劣的弱勢住宅中,無能力進行修繕,以至於居住環境益加惡化,對於健康以及心理狀態都有不利的影響。許多NPO也因為經費不足,無法修繕服務空間。 目前小型修繕工程的收費仍高,不含材料費用,光是師傅一天人工收費約在3000元左右,對於弱勢族群或是經費有限的NPO來說,仍是一項無法實現的負擔。同時有這樣修繕需求者,也面臨不知何處尋找合適的修繕師傅或是單位來承包工程。 若是我們可以將有修繕技術的街友組織成一個工班,專門替上述的弱勢戶以及NPO進行居住修繕,兩者只要出材料以及部分工資的費用,就可以改善居住空間,減少負擔。同時也可以接一般民眾的案子賺取合理的利潤補貼服務弱勢族群的費用。而參與的街友工班一方面可以透過修繕發揮所長,重建信心,另一方面可以透過修繕增加收入,這些收入作為房租費用,也可以早日脫離流浪。 #街友工班 #得獎紀錄

  • 巢運 X 街遊 - 東京觀點: 住的價值是甚麼

    (Cyndi: 住是個可以放心大聲笑大聲哭的地方) 漫步在悠閒的代官山,來來去去都是穿著入時的型男覵女,彷彿這美好的一切都這麼的理所當然,生活本該如此。 很難想像,九零年代的日本曾慘遭泡沫經濟崩解的襲擊,造成「土地不會貶值」的神話崩解。至今還可見到當時的影響,除了終身雇用制一去不回頭,當時因為建設炒房創造出大量建築工人空缺頓時消減,讓六七零年代大量從農村移往大都市的臨時工頓失所依,流落街頭。 問到現在日本年輕人是否有意願買房,大多以搖頭作結。除了房地產保值的神話破滅,不穩定的雇用關係讓年輕人不再對未來抱有期望,過一天算一天也許是不得不的打算,怎敢還夢想更大的呢? 這次來到東京,雖然是私人行程但還是自己排了半天的參訪 (妳這個工作狂!)。 第一站來到 ホームレス資料センター (Homeless資料中心)。 (安江小姐,妳的三明治還在桌上哭泣啊...) 主持人安江鈴子小姐是一位個頭嬌小但卻精力十足的女性,一進辦公室把我安頓好後,就開始看傳真打電話像陀螺般地忙個不停,最後在我一直提醒下她才終於坐下來開始吃第一口早餐。 在她吃早餐的空檔,我開始和她說起台灣的巢運。一開始她以為是為貧困人民的居住權發聲,但當她了解台北購屋痛苦指數高達15.01倍,是另類的世界第一,中產階級要只靠自己買的起房子成為遙不可及的夢想。畸形的稅制更讓房子成為富人賺錢節稅的手段,誠實勞動的人反而每分錢都要繳稅後,她的表情嚴肅了起來。 她說:「房子不該是投資標的。」 立刻表明她願意聲援巢運。 她輕輕嘆口氣,說原來同樣的事情一直重覆在世界各個角落發生啊。我默默地點了點頭,是啊,歷史總是不斷的重複自己,日本經驗是個很好的前車之鑑,但我們學到了嗎.....? (安江小姐: 家是可以讓我安心放鬆居住的場所,左手拿的則是她編的刊物) 在日本,雖然很多年輕人不再買屋,但相對健全的租屋市場讓他們可以安心不買屋。居住權不一定非要擁有,就算是租屋,只要能放心地在那脫下面對世界的面具,那就是安心之處。 她說,你們要好好加油。 我說: 妳們也要好好加油,周末的研討會大成功喔! 註: 這周末10/4-5,ホームレス資料センター會主辦一場研討會 (生活困窮者の就労支援を検証する),在這麼忙碌的狀況下,安江小姐還抽出空來帶我參訪山谷 (Sanya) 地區當地直接服務遊民的NGO,此番盛情難以回報,只能希望早日有機會能在台灣接待安江小姐了! #東京 #日本 #巢運 #街遊 #國際串連

  • 巢運 X 街遊 - 在山谷地區的佛羅里達觀點: 住的價值是甚麼

    (山谷重新整修過的背包客廉價旅館和遠處的東京新地標Skytree) 離開安江小姐的辦公室,招了一台計程車直奔山谷 (Sanya)。 山谷,曾是東京最大的臨時工市場。六七零年代時,當時經濟一飛衝天的日本開始發展各式建設,將大量農村的勞動人力吸引至大城市成為建築日雇工。但是在當地黑道、警察等聯合欺壓剝削下,面對的是無比惡劣的勞動環境和歧視 (註)。根據安江小姐形容,她25年前剛來到此地時,當時的山谷大多是低矮的房子,提供便宜基本的住宿 (Doya) 給臨時工。每天清晨五點,馬路旁擠滿了等待工作的工人。隨著一批批的車子開進山谷把他們一車車的接走,慢慢將日本建設成如今這番模樣。 隨著泡沫經濟崩解,大量工人失去工作不得不流浪街頭,成為山谷街頭風景的一部分。曾經仰賴臨時工人的廉價旅館為了生存,一部分改建成便宜的背包客旅館,服務對象從臨時工變成預算有限的背包客。走進巷弄間則還是可以見到當初廉價住宿 (Doya) 散布其中,現在多為已取得補助的弱勢族群居住其中。 (巷弄間處處可見的 Doya) (山谷日雇勞働組合外今日沒上工工人的家當,他們也會花時間到處撿拾鋁罐,換取微薄的收入) 距離泡沫經濟崩解至今已過了二十多年,當初的工人也垂垂老矣,大多已取得政府的補助得以租屋居住,現今山谷的遊民已較之前減少很多。當初進駐援助遊民的 NPO / NGO 們,很多也轉變成為當地老人(大多為已取得補助得以賃屋的前老臨時工)的交誼中心,有的提供到府醫療服務,有的提供便宜的住宿,並安排老人家在白日時至機構活動,晚上再回到自己的住處休息。 (這個看護中心是由安江小姐的朋友,一位護士所創立的,白天可以到這活動並提供到家看診的服務) (Matt: 住就是我建立家庭的地方) 最後一站來到山友會 (Sanyukai)。這個NPO已經創立了30年,在1984年就設立了義務看診的服務,現在服務更拓展到供餐及住宿服務。30年的深耕讓山友會成為這些前臨時工的第二個家,在這他們自在地相互交談,不時與工作人員親暱地開玩笑。山之友確已成為這群無所依靠人們的避風港。 我和可以通英文的工作人員熱烈討論著日本和台灣經驗的異同,欲罷不能。要不是安江小姐提醒,差點就忘了詢問巢運串聯的正事。但山之友的諸位大德們真的很害羞,大家一聽到要照相就躲得遠遠的,只有來自於 Florida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的參訪學者 Matt 願意留下照片和影片聲援巢運。 我很快地解釋了巢運的由來,目前台灣世界第一的房價痛苦指數造成中產階級很難自力購屋,畸形的稅制讓房屋反而成為富人囤積財富的工具。本來以為經過2008年的金融風暴驟跌的美國房地產應該讓美國這方面問題比較小,但 Matt 的回答卻讓我有些意外。 原來,四季陽光的佛羅里達已經成為新興富豪購買度假屋之處,很多來自中南美的富豪會在這買一棟度假別墅放著,也間接導致當地房地產價格水漲船高。除此之外,地勢平緩的佛羅里達也飽受海平面上升的威脅,面海的房子雖然風景優美,但可能在二十年後被海水淹沒。 「但是那些炒房的人不在意,反正他們兩三年內就會賣出去大賺一筆,至於買的人是否之後會血本無歸則不在他們的考量範圍內。」Matt 有點沉重地吐出這句話。 Matt 是大學教授,理論上他和他太太的收入的區段是屬於中產階級。但是這幾年佛羅里達的房地產飛漲,讓中產階級要買一棟住起來舒服的房子變得困難許多。 「所以,房子不該是投資標的。」他下了結語。 我點點頭,是的,居住該是受保障的基本人權。不管是有錢人、中產階級、還是無家可歸之人,人人都該有個可以安心居住的地方。 那個地方,就叫「家」。 註: 請參照記錄片: 山谷 - 以牙還牙 【東海岸影像講座紀錄】揭示時代的黑暗面《山谷─以牙還牙》 紀錄片《山谷─以牙還牙》折頁簡介資料中譯 Photo: Yama — Attack to Attack (1985) #山谷 #巢運 #日本 #東京 #佛羅里達 #國際串連

  • 紀錄片 V2 - 街遊

    **賀 街遊紀錄片獲「2014 勞動金像獎」佳作** 從開始訓練到第一個導覽員成功上線,中間的酸甜苦辣,往往只有自己知道。 從發想、來到萬華開始尋找機會,遇上萬華社大和 臺灣夢想城鄉營造協會為導覽員進行了第一、二期的培訓,還有很多小天使和好朋友的協助,一年跌跌撞撞的旅程終於在今年七月開花結果。 謝謝翁導的熱心,幫我們紀錄了開始訓練到第一個導覽員成功上線的過程。經過好幾個禮拜的熬夜剪接,昨晚終於在社大公民周第一次正式放映。沒機會看到首映的,在這裡也可以看唷。 看著影片中的大家這麼努力,相信對參與其中的主角們都會是難忘的回憶,也謝謝翁導把大家的酸甜苦辣都記錄下來。謝謝! 從七月上線至今,導覽員們從遊客的回饋中學到很多,也更加的有自信。現在的導覽員們已經不復當初青澀的模樣,每個人講起來都很專業很有模有樣唷。 有機會,趕快來和我們在街頭上相見吧! P.S. 1. 紀錄片V1在這唷: http://www.hiddentaipei.org/2014/02/blog-post_27.html 2. 翁導再次感謝啦,下次帶兩箱可樂給你當戰備儲糧熬夜剪片用 XDDD 導演:翁義惠 攝影:王人杰/楊秀蘭/陳淑真/許素芬/翁義惠 音樂:蘇何誠, 指導:海龍老師 片長:20分鐘 教會牧師曾經說一句話:「如果你願意,請你蹲下來跟這些流浪漢聊天,因為他們也是人」,這句話也鼓勵了「街遊」的夥伴,也是後來支撐街遊推動背後的重要理念,就是用同樣的高度一起對話,來聽到街友真正的心聲。 這部曾經得過2014勞動金像獎佳作的作品,紀錄了街友導覽員在「街遊」開始正式對外服務初期的背後故事。結束了以定點導覽為主的訓練課程後,導覽員開始在芒草心夥伴們陪伴之下發展自己的90分鐘的特色路線,為正式上線營運作準備。其中包括強哥第一次實習導覽的實況,他從完全沒有自信、害怕面對群眾,到現在可以掌控幾十位來賓的大場面侃侃而談的熟練,這其中的轉折可以從本片中窺見一二。 #得獎紀錄 #阿和 #紀錄片 #阿強 #酒水芳華 #導覽員訓練 #獻忠

  • 在地連結

    談到弱勢扶助,很難不碰觸到避鄰效應 (NIMBY, Not In My Back Yard)。 一年半前,身為街友領域菜鳥的我跟孤狗大神請教了不少街友領域相關的研究。不管中英文最後都會提到重建人際圈是街友能回歸一般社會主流道路的關鍵。有個工作能租個房子,只是脫離流浪循環的第一步;建立起穩固的人際關係,在脆弱時有人陪伴,才能在陷入負面情緒時有良好的支援系統,不易再度生活失序而掉入流浪循環。 建立起穩固的人際關係往往也是最難的一步。街友多半失去家人或是與原生家庭關係不睦,要從原有的關係尋求支持往往困難重重。社會是否願意包容伸出接納的手,就成為重要的關鍵。 2013年剛來到萬華,逐步與不同民眾接觸。當他們聽到街友導覽的概念,大家的反應大出意料之外竟是好壞參雜。雖然有點受到打擊,但在靜心聆聽後,才發現有太多的誤解而造成不友善的反應。 所以,能讓街友回到社區重新建立人際關係連結,也成為街遊的重要目標。這一切,都從參加在地社造活動和傾聽開始。 在參加社造活動的過程中,我們逐漸和在地居民熟稔,也開始熟悉在地的風土民情。在傾聽的過程中,慢慢了解大家的想法和抗拒點;也在互動的過程中,慢慢讓一些居民了解我們的理念和作法,贊同的聲音也逐漸變多。 創造雙贏,讓社區願意敞開心胸 而這一切,都在日光呷百味時有了初步成果。 原本是個單純的贊助案,卻在想要跳出傳統救助觀念的腦力激盪之下,變成一個顛覆想像的社區活動。長期相處的社區夥伴 好管家 成員們紛紛跳下海支援,甚至在贊助案告吹之後,大家還是決定要自力舉辦。從籌備到舉辦,社區夥伴的戮力參與讓整個活動得以圓滿結束,更為貴陽街的人情味打出了名號。 理性溝通,創造出更多可能 329的大同萬華心願景座談是個完全公開的工作坊,讓關心大同萬華的人和在地居民以 World Cafe 的形式討論對未來的想像。來者不限,只要是有心參與的人就可以拉張椅子進來討論。也因為面對的是未知的對象,讓溝通的難度大增,事前著實令人有些惴惴不安。 川流不息的人群、環境整潔問題、終年不斷的發餐和街友夜宿現象讓艋舺公園成為當天中萬華桌最火紅的焦點。雖然一開始有些立場分歧,但在以誠懇的態度理性分析造成大家心生反感之處和對應配套措施後,點頭的人慢慢變多,甚至激發出在地居民自發以行動參與的火花,讓艋舺真正成為一個有包容力的地方。 這次成功的溝通經驗,著實為我們打了一劑強心針。雖然還有一段路要走,但我們距離目標又踏進了一大步了! 社會企業無法離開泥土而存活,在地的支持是前進的動力;和在地共存榮,才能讓社會企業長得更高大。就像某跨國銀行標榜從地方智慧跨入環球金融的口號一樣,我們正在以蹲馬步的精神經營在地,建立扎實的基礎後,才能在未來進一步擴大自己的社會影響力。 了解更多: 商業週刊:超越《總舖師》!街友當起尾牙大廚 聯合報:北市居民翻轉老社區 250人圓桌熱議 好管家:中萬華桌討論實況 - 艋舺公園 #好管家 #艋舺公園 #社區營造 #NIMBY #避鄰效應

  • 導覽員的日常。新~年~快樂

    前陣子導覽員卜派搬家。卜派求救的很臨時,社工只好問阿俊可不可以幫忙。沒想到在全家打瞌睡的阿俊二話不說,「好!」問了地址,就從山猛海市騎上他的小藍戰車(腳踏車)出發了。 一到現場,阿俊一聽聞「什麼?!在五樓?沒有電梯!」立刻轉換角色變成負責看東西。想想阿俊也超過六十五了,社工只好苦哈哈地跟著卜派上上下下搬著他的家當....... 東西終於搬完了,人也快往生之時,阿俊突然發問:「李小姐我可以畫畫嗎~」一邊拿螢光筆在人家的白板上塗鴉,「大~家~好~聖~誕~快~樂」 真是無憂無慮愛耍寶的阿俊啊 ..... 快要年底了,大家計畫好跨年節目了嗎?跨完年好好補眠後,一月二日來跟耍寶阿俊一起遊西門吧~ 最後一定要說:「大家好, 新~年~快~樂」 (阿俊口氣) -- ★ 跨年假期 - 一月二日跟阿俊逛西門:http://www.accupass.com/eve…/register/1512170909411681894265 ★ 所有路線與場次:http://www.hiddentaipei.org/#!booking/yflju #阿俊 #導覽員的日常 #街遊 #西門王的漲跌人生 #卜派

  • 卜派的精進

    在幾位導覽員裡,卜派是最特別的一位,會經常上網搜尋導覽景點的資訊,或是參加其他專業老師的導覽,設法加強自己路線的內容,是對於導覽內容最為認真準備的一位。 而且「城中時光散步」的路線是古蹟重鎮的區域,史料相對豐富,開始發現導覽時間有不夠用的狀況,從起初的兩小時延長到後來的兩小時半或是更久,的確考驗了一般遊客對於較長時間聆聽導覽的耐力,我們從遊客的回應中也看到這點。 為了兼顧遊客時間與導覽內容的豐富性,於是志工們持續地與卜派作討論給予各種微調的方式與建議,包括提供參與遊客的意見回饋、講解點的調整等等、如何邊走邊解說,希望在遊客聆聽導覽耐性與導覽內容之間取得平衡。 隨著一次一次導覽的磨練,慢慢地志工們開始發現變化,包括對每個講解點的自我時間控制作的更好、會利用行進間把握時間作補充,還有導覽隊伍的引導等等,都明顯感受到進步。 調整與堅持一直是件不容易平衡的事情,期待卜派在今年的導覽中繼續下去,也請大家能多來參與,也給他更多的鼓勵與回饋。 ★ 卜派的最新媒體報導:「街友變導覽 獨特角度看城市」 https://www.peopo.org/news/296693 ★ 「城中時光散步」最新場次:http://www.hiddentaipei.org/#!popeyes/slcsp ★ 所有路線與場次:http://www.hiddentaipei.org/#!booking/yflju #城中時光散步 #卜派 #街遊 #媒體報導 #導覽員的日常

  • 導覽員的薪事

    「成為導覽員有改善你的生活嗎?」每次導覽結束後,總會有遊客好奇的詢問這個問題。 導覽員阿俊與阿和,他們的回答通常是「有啊,我很喜歡講話,做導覽讓我可以認識很多人,跟很多人講話.....」接著一連串對張社工的感激,在流浪街頭的時候,如何溫暖的給予協助,給他們一個再爬起來的契機,也謝謝來參加的遊客,每張街遊門票,都給予他們實質的鼓勵。 街遊提供了一個舞台,讓導覽員可以帶著遊客,訴說以前流浪的故事、巷角的回憶,而我們的遊客也非常暖心,在QA有時會繞著導覽員,謝謝導覽員讓遊客們認識了街友不同的一面。導覽員們變的更有自信,說話的態度和從事導覽前有了可觀察出來的差別,而更重要的是導覽帶來的收入,改善了導覽員的生活,讓阿和可以累積儲蓄,自己付房租了,而阿俊可以慢慢還清以前的債務了。 曾經有謠言說,導覽員的收入是來自於社會局以工代賑的資源,但其實不是這樣的喔! 小編要來偷偷告訴大家,每個星期四是導覽員們最期待的發薪日,從一大早就會陸續打電話給社工,滿懷期待的要早點領錢。而薪水是從每週導覽營收計算,約四成至四成五的收入歸給導覽員(註一),其他的費用則是支付保險費、伴走志工車馬費、活動通上架費、租借導覽機、硬體損耗、導覽員教育訓練等街遊行政費用。所以導覽員每週的薪水都不固定,視當週遊客數量決定,遊客多的時候,一個月可以突破三萬多,但徒步導覽的收入是非常吃天氣因素的,如果碰上炎夏或寒冬這種出門就痛苦的溫度,淡季可能會到一萬初頭。 「這樣的收入夠嗎?」有的遊客會好奇的追問。其實還是不太足夠的,因為導覽員的生活,就如你我一樣,會遇上需要大筆開支的時候。比方說搬家、熱水器突然壞掉、付押金、還以前的欠款等等,這時候有可能還是要依靠社福系統的幫助。 幸好目前的導覽員們緩慢的累積儲蓄中,每週超過4000元的導覽費會被社工存起來,等繳房租或搬家付押金等有急需的時候再領出來。阿俊更是每天練習記帳,每天睡前都會拿著小本本與奇異筆,用超過65歲的老花眼在本子上寫下「力豆糕50元.......」 他們一直都很努力,也非常謝謝大家的鼓勵與支持。照片是阿俊去台大通識課演講街友生活前的緊張模樣,他在台上說起「謝謝大家給我機會讓我站在這裡.......」時忍不住哭了,小編也偷偷鼻酸了,想著阿俊密密麻麻的導覽筆記本,在導覽風光的背後,是導覽員們不專業,卻很專注、真誠的投入,希望每一位街遊的遊客,都可以感受到導覽員們的真心誠意。 -- ★ 「西門王的漲跌人生」最新場次:http://www.hiddentaipei.org/#!ximen/i19li ★ 所有路線與場次: http://www.hiddentaipei.org/#!booking/yflju 註一:一開始是營收六成為導覽員收入,但因訓練及行政成本讓街遊一直無法負擔人事費用,所以在2016年調整票價及分潤比例,現在導覽員收入約為營收的四成至四成五之間。 #阿俊 #街遊 #薪水 #西門王的漲跌人生 #導覽員的日常 #卜派 #阿和

  • 日新又新、精益求精的街遊

    昨晚紅樓前雖然有些寒意,穿著厚厚保暖衣物的導覽員們和志工們陸續到達,興奮地等待導覽員精進訓練開始。 這次安排的是重量級講者彥甫大大,帶著大家一探同志文化。為何會安排這個主題呢?最主要是因為同志文化中,紅樓和二二八公園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導覽員們有時會約略提到一點點,但因為不太熟習,有時會有些改不過來的口誤。例如阿俊就會介紹啊紅樓這邊很多同志啊,同志分A號B號啊(是錄音帶換面的概念嗎?XDD)等諸般口誤.... 所以,繼十二月邀請 台北城市散步Taipei Walking Tour 的邱董帶著大家逛大稻埕,這次我們請彥甫大大為我們解說同志文化的脈絡。 在事前我們就讓彥甫大大知道阿俊的口誤,於是彥甫大大在開始沒多久就進入了重點。 「同志分0號跟1號。」 「為什麼是0號和1號?因為一個是**(比出1) 一個是被**喔 (比出0)」 阿俊看起來相當惶恐,回頭望向社工。「李小姐你不是說導覽不能夠講黃色的?為什麼他...」 話還沒講完,彥甫大大立馬拍拍阿俊:「阿俊,今天是要講給你聽的才要講的這麼清楚,同志不是分A號B號,是分0號跟1號喔!記住了嗎?」 看來講解得非常清楚,阿俊點了點頭。不過事後還是偷偷拉著社工說「我們那個年代是分A號B號啦,應該是現在又變了..」哎呀呀好吧阿俊你真的確定嗎? XDDD 彥甫大大一路帶著我們從紅樓逛到二二八公園,分享他研究的成果以及前一段時間田野的觀察,大家聽的如癡如醉,到了發問時間更是人人踴躍發問,差點讓彥甫大大趕不上高鐵回家投票。(還好趕上了不然就罪過惹... 阿俊要離開時也緊緊握住彥甫大大的雙手說今天收穫很多,大家還不忘再考他一次「同志分哪兩種?」「0號和1號。」大家比出大拇指,順利達成本月精進訓練目標! 回去路上,工作人員還意猶未盡地討論今天的導覽。「今天彥甫大大講得超好的,聽得如癡如醉啊,為何他不是我們的導覽員...」「叫他去外面睡一晚以後來當我們導覽員好了...」(一群人發夢中.... PS:彥甫大大現在 CULKER TAIWAN 有不定期導覽,真誠推薦,社工說收她$750她都願意喔! -- ★ 「西門王的漲跌人生」最新場次:http://www.hiddentaipei.org/#!ximen/i19li ★ 所有路線與場次: http://www.hiddentaipei.org/#!booking/yflju #導覽員訓練 #導覽員的日常 #阿俊 #西門王的漲跌人生 #街遊

  • 鄉民來問

    Q1「本週末冷颼颼,街友怎麼辦?」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453108640.A.B01.html 好的!今天這個問題,我們邀請到資深社工來解答。 「獻忠啊,有鄉民在問,這個週末很冷,街友怎麼辦呢?」 「台北市有開兩個臨時避寒所,還有尾牙活動,我們會在活動結束前跟他們講避寒所地點在哪裡,他們就可以過去睡。至於避寒所地點在哪裡就不可以跟你們講了,地點保密。」 「那如果沒有去避寒所的街友怎麼辦呢?」 「在外面睡呀,社工跟志工也會去路上發東西給他們,像手套、暖暖包之類的。」 Q2「xx百貨趕婆婆事件」 前情提要: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20160119/778679/ 「最近有個很紅的新聞,有個看起來像街友的阿嬤去百貨公司吃牛排,吃完之後睡著,就被樓管拍照趕走了。」 「大家很容易以貌取人,今天如果是一個貴婦打扮的人,在那裡吃完休息一下,會有人去趕她走嗎?特異化和標籤化是一個很糟糕的事情。」 Q3「獻忠你有看過最扯的趕人方式嗎?」 「有啊,我十幾年前才剛來當社工,被叫去跟警察一起夜訪。半夜的菜市場的白鐵菜攤上睡了一個遊民,警察就拿棍棒往白鐵上敲啊,就像打鼓一樣,發出很大的聲音,把遊民嚇醒。不過這是十幾年前的狀況了,那時候這種驅離很普遍,現在比較重視人權,就比較少這種事發生了。」 -- 本週末1/23冷颼颼的晚上,歡迎大家一起來看看由 人生百味、 芒草心慈善協會、還有藝文界的夥伴們舉辦的「無家者人權尾牙音樂會」喔! 臉書活動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540608909590177/ #資深社工快問快答 #鄉民來問 #獻忠

  • 卜派的一堂生命教育課

    我們收到一張來自於台大 「新生講座-生命教育」 課程修課同學的紙條,講述參與過卜派的「城中時光散步」導覽的心得,其中一段寫道: 「雖然他的生活比較艱辛,但他一直強調世界有比他更苦的人,一直告訴我們要珍惜自己所擁有的.....當時是因為參加街遊導覽活動和他聊天,給我很多震撼,也是一堂生命教育課!」 生活的艱苦程度不知是否有可以互相比較的可能,但是我們擁有的一切美好,確是我們應該用心發現與珍惜! 導覽的特點是於我們在短短的兩三小時內,透過導覽員的觀點與經驗了解導覽景點的過去,而 街遊 Hidden Taipei 也同時讓大家看見導覽員的生命故事,重新看見不一樣的台北,不一樣的生命價值。 西門的卜派需要更多人的支持,我們的場次都還有空位,請快來參與! ★ 所有散客場場次報名由此去: http://hiddentaipei.accupass.com/org/detail/r/899131827955068/1/0 ★ 時間沒合,我要約私人導覽:http://www.hiddentaipei.org/#!grouptour/chegg ★ 街遊撞見百味:http://www.hiddentaipei.org/#!doyouaflavourpack/oygz9 #城中時光散步 #卜派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