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Search Results

以空白搜尋找到 246 個結果

  • OA 與小潘的流浪經驗課

    月初的時候,我們去東吳大學旁聽了一場很特別的課,這堂課其實是街遊的志工悅琪,以社工概論課助教的身分為系上小大一們設計的輔導課。 當天由小潘、OA 組成華麗雙講者陣容,而坐在兩人中間的悅琪,則負責用問答的方式帶出他們流浪與自立的過程。老實說,收到小潘的邀請後,我們原先只是抱著觀摩跟捧場的心情去湊熱鬧的,但沒想到聽擅長描述流浪細節的 OA 當時的困境、心境,就已讓我有不少感觸: 「我剛開始流浪時不知道有哪些資源,曾經連續七天沒東西吃、只喝水。也以為要有引薦人或憑遊民的身份證明才能領物資,所以沒去社會局求助,後來是用手機搜尋免費的用餐地點,找到恩友中心(教會)後才有東西吃。」 「我會覺得警察服務的是一般大眾,當時的我已經屬於遊民了,所以可能不在他們的協助對象範圍內。」 雖然警察實際上並非不服務無家者,但從 OA 話語中汲取到這些「被排除的感覺」,是很紮實地刺在我腦海的。而這些「感覺」又是從何而來呢?可能是來自福利資訊不夠普及、來自世間的刻板印象,也可能是來自滑落的過程中,所遇到的人事物。在這樣的條件下,也顯示了可以快速獲得資訊的媒介(手機)有多麼重要,偏偏它在街頭,又是個很容易趁著熟睡被人偷走的貴重物品。 / 後半段,擔任香香澡堂值班人員已經有一陣子的小潘,更分享了他特別的工作經驗: 「其實澡客來洗澡,就是自己來給你看(主動來被訪視的概念)。回想起一開始值班的時候也蠻辛苦的,因為有些澡客為了避免不必要的紛擾,都不喜歡報名字,所以我只好問店長,再自己慢慢記。」 遙想當年,小潘其實是因為苦無地方洗澡,才因緣際會住進芒草心收容據點的。過了幾年,芒草心開了一間澡堂,而逐漸自立的小潘,更在後來加入了在第一線服務大哥大姐們的行列,並向更多人分享他在從這個角色中得到的觀察。有趣的是,小潘雖然嘴上說辛苦,卻在分享這些故事時露出 20% 的眉飛色舞,或許,這也來自小潘在過程中熬出的成就感吧! ⋄ ⋄ ⋄ 真人圖書館有趣的地方是,因為是真人,所以故事會自然隨著每一天寫下去;而我們呢,其實也正隨著他們的腳步思考兩人遇到的種種轉變,不論好的壞的。 話說到這,好像很適合冷不防業配一下 6 月的真人圖書館限定合作場,不過我發誓我本來只是想單純記錄這些感觸而已!既然都提到了,那還是放一下活動資訊吧,畢竟小潘也是主角之一嘛! ░░░░░░░░░ ✏ 街遊夥伴 欣容 🎲 翻開人生命運卡!無家者與少年的真人圖書館 ​ 如果人生是一場大富翁,某些看似叛逆的青少年手上就像握著一疊丟也丟不掉命運卡,有時更會在抽到這些命運卡後,遊走在法律與犯罪邊緣...... 這次的真人圖書館限定合作場,街遊和耕耘兒少議題的萬華好鄰居「社區實踐」找來兩種時態的少年,一邊是「進行式」——品毅、迪安,一邊是「過去式」 ——小潘;我們會輕輕翻開少年們的命運卡,聽他們聊聊共通的心聲、各自獨特的故事! |日期:2024.06.26 (三) |時間:19:00-21:00 |地點:艋舺入船廳 |報名:https://www.accupass.com/go/thehumanlibrary_2406

  • 【🎉首次推出無家者議題教材包 】

    街遊Hidden Taipei是社團法人台灣芒草心慈善協會專注在社會溝通的方案,我們開發街遊導覽、無家者真人圖書館、艋舺走撞街頭遊戲,期待以有趣輕鬆的方式帶大家關注無家者及貧窮議題。 🔖#無家者街頭講堂的起源 這幾年我們逐漸發現,有許多老師開始將學生帶出校園,進一步和非營利組織交流,我們也從和教育工作者的互動中,察覺到老師想帶孩子認識社會議題的熱忱。因此今年暑假我們舉辦了兩場教師研習課程、整理資料、設計研習課程、開發議題遊戲...等,期待參與的教師能更認識我們、認識無家者議題,而後回到自己的教學場域,將關懷社會的種子種在每位學生身上! 🔖#教學手冊內容豐富 在兩次教學課程中,很多熱情老師給我們很棒的回饋,讓我們理解了老師在實際執行上可能遭遇到的困難和擔憂,也因此多花了我們一些時間整理國內外的數據以及研究報告,希望老師在跟學生們討論這些議題時除了帶入同理心,也提供更多有力的數字支持整個論述。 🔖#議題遊戲討論居住困境 在議題遊戲的部分,我們從最初的設計—無家者據點設立在社區,經過一連串更密集的討論,收斂成更具體的—無家者據點進駐社會住宅,這樣的修正仍然保留無家者面臨的鄰避效應問題,還能更綜觀地帶大家從居住權益這個面向來理解無家者面對的居住困境。 ------- 經過反覆修正,電子版教材包終於放上網站啦!(淚) 未曾索取的朋友:填寫此表單 https://forms.gle/AHsXSDnEo2tFH9QG9​ ,送出後即可獲得教材包下載連結(即日起已不需去臉書貼文留言囉!) #不限教育工作者啦 #檔案超級無敵大需要多點耐心唷 #無家者的街頭講堂

  • 【無家者議題教材包|2020更新版】

    街遊Hidden Taipei是社團法人台灣芒草心慈善協會專注在社會溝通的方案,我們開發街遊導覽、無家者真人圖書館、艋舺走撞街頭遊戲,期待以有趣輕鬆的方式帶大家關注無家者及貧窮議題。 2019年暑假我們辦了第一場教師研習課程,邀請國高中教師參與無家者議題的討論,並幾將議題教材包製作成電子檔開放任何對貧窮議題有興趣的 #老師、#學生、#社會大眾、#議題工作者 下載參考,在這一年共有1,495次的下載數,也陸續收到老師們的使用經驗:融入英文課程、全年級各科老師共備教案、實際帶學生到街頭探訪...等。 2020年,我們依然在暑假舉辦研習課程邀請老師參與,詳細的研習紀錄可以看這篇: https://www.hiddentaipei.org/post/20200826teacher。 沒參加到研習活動也沒關係,因為電子版的議題教材包依然會放在網站上提供給大家!跟去年不一樣的是,我們這一年蒐集到許多老師們的回饋,並將2019年台北市社會局委託芒草心辦理的「台北市遊民生活狀況調查」相關數據也一同更新進了 #無家者議題教材包! 此次更新: 教材手冊、學習單依然全套提供 議題遊戲優化 台北市遊民生活狀況數據更新 索取方式: 未曾索取的朋友:填寫此表單 https://forms.gle/AHsXSDnEo2tFH9QG9​ ,送出後即可獲得教材包下載連結(即日起已不需去臉書貼文留言囉!) 索取過2019年版的:我們已經將新版寄到您的信箱囉! #不限教育工作者 #適合做報告的學生

  • 【 無家者議題教材包|2023更新版|擴增居住議題 】

    街遊 Hidden Taipei 是 社團法人台灣芒草心慈善協會 專注在社會溝通的方案,我們開發街遊導覽、無家者真人圖書館、艋舺走撞街頭遊戲,期待以有趣輕鬆的方式帶大家關注無家者及貧窮議題。 ​ 2019 年暑假開始舉辦第一場教師研習課程;2021 年因著疫情的轉機,我們將研習課程搬到線上,運用線上平台持續邀請國高中教師參與無家者議題的討論,並將議題教材包製作成電子檔開放任何對貧窮議題有興趣的 #老師、#學生、#社會大眾、#議題工作者 下載參考! ​ 2022 年適逢地方選舉年,各縣市首長及民意代表候選人紛紛提出 #居住相關政策,芒草心也在個社會意識的浪潮下,以 #無家者服務組織 的觀點提出見解及政策建議,在 2023 年這份新版的 #無家者議題教材包 中,盡量深入淺出地整理給各位,期待能對教育工作者們有幫助! ​ ​ 這份豐富的教材包內涵量化數據資料(ex. 無家者性別比、城鄉分佈......),另有 6 份 PPT 簡報檔,從無家者的成因脈絡到大眾可以如何開始關懷無家議題,提供老師們視需求設計教案,目前為止共有超過 3,000 次的下載數,也陸續收到老師們的使用經驗:融入英文課程、全年級各科老師共備教案、實際帶學生到街頭探訪......等。 ​ ​ 小編幫大家整理 2023 年更新的議題教材包,到底更新了什麼呢? ​ ​ 議題遊戲教戰秘笈: ​ a) 擴充台灣居住相關內容(社會住宅、包租代管、租金補貼) b) 更新議題遊戲會議流程 ​ 附件加入 2019-芒草心_臺北市遊民生活狀況調查_v7 ​ ​ 〖 索取方式 〗 ​ 未曾索取的朋友:填寫此表單 https://forms.gle/AHsXSDnEo2tFH9QG9​ ,送出後即可獲得教材包下載連結(即日起已不需去臉書貼文留言囉!) ​ 過去曾索取過的朋友:我們已經直接將最新版寄到您的信箱囉! ​ ​ #教學 #無家者議題 #居住議題 #教材 #教育 #社會溝通

  • 芒草心志工訓─當從他們變成我們

    這次的志工訓因為是與其他單位合作,因此早早就訂下活動時間,我也早早就報名,但也因此我早早就忘了詳細的訓練主題和講師背景,只依稀記得今天是要去學如何正確協助身障者(完整主題:身心障礙者的互動與尊重)。甚至愚蠢的以為只有一個上午的課程,到上課前一天才發現「哇~竟然要上一整天」。 不知為什麽,或許是老天爺要考驗身為志工的我們是否有堅定的進修意願,至今三次的志工訓,每一次都冷吱吱,且飄雨。不過,幸好今天是在溫暖舒服的西少,這讓一大早早起的我有個不錯的心情。 提早半個小時到西少後,看到上課的老師與合作的單位都已到場。這時一個高大卻輕巧的電動輪椅移動身影吸引到我的目光,我內心不由得驚呼「挖~好週全的團隊,連電動輪椅都準備到現場要教我們操作。」但大概過了沒幾分鐘後,我發現不對勁,坐在輪椅上的那位帥哥沒有要下來的意思,那輪椅是他的代步工具,才不是什麽教學工具哩! 而這時雖然課程還沒開始,但我的腦殘卻彷彿未卜先知的替我示範了今天老師開場的主題─對身障者的偏見與歧視。說實在,我到現在還不懂為什麽我會直覺的以為來上課的老師一定是四肢健全的人?親身經歷與看見自己這種下意識的偏見,那感受彷彿看到照妖鏡裡的自己是妖不是人一樣的可怕。 全天6小時的課程,其實不複雜,簡單來說就是分組在老師的帶領下透過任務式的活動設計,讓我們輪流體驗三種不同的障礙(肢體僵硬、輪椅與視障),從中學習到協助障礙者或與其相處的眉角。由於時間有限,所以其實技術層面的部分並不多,老師們的重點在於透過體驗與團體討論打破我們身為協助者時容易出現的盲點和自以為。 而協助者最常犯的錯誤,就是面對身障者沒有任何詢問或溝通就直接認為該怎麽協助對方最好,但其實這往往是造成身障者災難與陰影的開始。而這樣的提點,其實我們到後面也發現,不只適用在與身障者的互動上,在各種幫助者與被幫助者的情境下都適用,比如有愛心的民眾在未與慈善機構討論的情況下把大量的即期品寄到單位,使得單位消化不掉這些食品最後還得花費心力處理與善後。 今天的課程就在三位老師的帶領下,非常順利結束,老師們都很專業和笑臉迎人的帶動我們。但對我來說,最關鍵影響的是全場主Key也就是電動輪椅的主人克翰老師,因為他本身也是身障者的關係,今天這堂課不管是在上課或討論時的主詞,有很多時後講到身障者的心情、難處、情境會從他們變成了我們。而這樣的轉變,對別人來說是否別具意義,我不確定,但就我而言,這具有很大的說服力,因為他正是當事人,我們不是在教室裡討論著遙遠的第三人稱。而我也從這點領悟到,面對需要協助的人時,其實最重要的是在心態上要把他們變我們,也就是先試著想如果我是他,我希望怎麽被對待與尊重。 這說來有點老生常談,但只要經歷過今天6小時的夥伴,我想都很明白其實很難!然雖然很難,但套句老師的結論只要有心人人可以是食神,我們還是要盡可能的努力做到才是阿!! 夥伴單位/ 社家協會 編按:每個月,街遊都會替導覽員與志工們準備培訓課程。不只是街友議題需要關注,目前舉辦過同志議題、身心障礙者陪伴、網路倡議、大稻程導覽等不同的課程,希望透過課程能讓大家的視野延伸到不同領域。我們也看見導覽員年齡偏高,但他們依舊努力在學習新知識,漸漸進步。我們會越來越好,也很歡迎大家來街遊找導覽員聊天,互相學習呦! #街遊 #志工

  • 【芒草心要招募新年度志工啦!讓我們帶著小小的熱情,持續前進吧!】

    報名表單在此↓↓↓ https://goo.gl/1JZNSN 芒草心從2015年開始招募志工夥伴,三年來我們結交了100個有趣又溫暖的朋友 如果你願意給我們一個機會認識你,也給自己一個機會做點不一樣的事 那就從現在開始吧,成為我們的夥伴! 今年我們要招募40位街遊志工 ,和我們一起培訓新導覽員、關懷陪伴舊導覽員 以及1位行政志工 ,協助芒草心的日常事務 如果你也想成為一株堅韌的小草,那就快點動手填單加入我們吧🍀 在這裡你可以: 📣認識一群有理想的夥伴,從彼此身上學習。 📣幫助導覽員讓他們表現更好,看見另一角度的台北。 📣給予導覽員/講者溫暖的陪伴,探索人與人那微妙的關係。 📣深入瞭解貧窮議題,為無聲的貧窮發聲。 📣學習如何聆聽和怎麼做有具有同理心的有效溝通。 📣重新檢視社會的問題,翻轉自己的刻板印象。 ✨報名期間:7/30(一)至8/12(日)晚上23:59止 ✨電話面試:8/14(二)至8/24(五) ✨公布參與志工訓名單:8/31(五) ✨志工回函確認:8/31(五)至9/5(三) ✨志工訓:9/15(六) 半天 #徵人

  • 無家者的尋家之路—桃園市青年志工體驗心得

    圖、文:桃園市政府青年事務局 FB粉專 ----------------------------------- 跟著桃園青年走入艋舺老城區見學觀摩去🏃‍♀🏃‍♂ 無家者是誰?他們的人生你有多了解? 伸手牌?遊手好閒?治安隱憂?喜歡自由?不洗澡又髒兮兮?貼一個人標籤很容易,難的是發現標籤底下的故事,撕去自己的偏見和迷思! 以認識與理解無家者(遊民.街友)的處境及需求為主題,結合「艋舺走撞」(人物角色街頭扮演)、「石頭湯計畫」(烹煮剩食分發予無家者)、「真人圖書館」(與無家者對話)及「街遊導覽」(走近觀察無家者生活),60位心中有熱情、眼睛會發亮的桃青志工,走入艋舺老城區實地體驗無家者的甘苦生活,認識並理解他們鮮為人知的一生及一天。 🚶‍♂無家者的一生 骨力走闖幾若冬,勞碌奔波幾人懂!無家者是一群住在街上的人,流浪漢、遊民、街友,是人們對他們的稱呼。有的人生了重病、有的人經商失敗、有的人與家庭失和、有的人……不同的人生際遇、錯綜複雜的社會因素,使得他們流落街頭,努力打拚和生命搏鬥。 Homeless is a State, not an Identity.無家是一種狀態,而不是一個身份,每個人都有可能因遭逢變故而流落街頭,但無家者們沒有放棄,依然骨力走闖求生存。 ❤桃青志工心中的感動 ✅艋舺走撞:「以前我對流宿街頭的遊民有偏見,覺得他們好手好腳卻不好好工作。直到今天聽到許多無家者的生命故事,才明白原來他們都曾各自遭遇不幸的變故,無可選擇地成為了街友,在工作難找又低薪的窘境下求生存。今天在華西街夜市頂著烈日體驗叫賣《大誌(The Big Issue)》雜誌,讓我比起過去較能體會他們的心情和苦衷。」(台灣大學農業經濟系三年級-徐○○同學) ✅真人圖書館:「聽完無家者賈西亞的生命故事,我發現很少有人想過自己有一天會成為街友,也很少有街友會去談自己的夢想是什麼。成長背景的不同,雖然顯得我的提問有些可笑,但也讓我體會到同理心的重要。樂觀、堅強、正能量滿滿的賈西亞,鼓舞了我們無論未來遇到什麼樣的難關,都要有突破困境的韌性,以正能量和現實搏鬥,在生命轉彎處找到新的出路。」(中原大學機械系二年級-康○○同學) ✅街遊導覽:「對於艋舺一帶的街景並不陌生,但卻未曾注意到那些老人、街友或尋芳者流連的角落,多的是社會邊緣人不為人知的一面。跟著強哥的腳步,走近觀察艋舺老城區『老人、街友、情色』等三大社會現象。強哥的視角帶給我不小的震撼,除了更完整全觀地看見艋舺的風華,也讓我更明白無家者的生活況味,認識並理解他們排解寂寞、紓解壓力、嘗試減輕年輕人負擔的心靈出口。」(新生醫專-許○○同學)

  • 【街遊志工 招募|一年份唷d(`・∀・)b】

    街遊導覽是從2013年開始的,無家者經過練習、培訓成為城市導覽員,跟隨著他們的腳步,我們能聆聽街頭第一手的經驗,也看見不一樣的台北。 直到現在,我們共培訓了六位導覽員,目前還持續出團的有兩個路線,有的人因為離開世界去當天使而結業、有的人因為身體狀況不好所以無法繼續導覽,我們仍然努力找尋合適做導覽工作的無家者加入我們,希望有更多不一樣的故事可以和大家分享,也期待來自遊客的報名費收入能讓導覽員漸漸邁向更好的生活。 從台北西區到台北車頭,每一個獨一無二的故事都在街頭上慢慢訴說,而一條路線的生成需要好多人的協助,才會有很棒的體驗跟長久的發展:社工和無家者需要長達一年的練習,從陪伴中產生革命情感;工作人員和設計師要合力策畫文宣品,才會吸引遊客報名參加;在導覽者路程中,也需要有志工在現場伴走擔任導覽員和遊客的小幫手,解決遊客的疑難雜症,也幫忙注意導覽員的狀況,並將現場好的、需改進的事項回饋給社工,這樣的過程會讓導覽品質越來越進步。 / 過程並不總是輕鬆美好,但如果一群人一起做就會很有意思。 於是我們要來找找願意和我們走個一年的志工夥伴,這一年的時間除了定期的排班伴走之外,我們也會安排培訓課程、志工聚會、和導覽員出遊...等活動,希望能讓擔任志工這件事,除了勞力付出外,也會是個豐富的體驗過程。 所以,如果你開始冒出一點點興趣,歡迎往下看,下面會介紹志工的工作內容、招募條件與說明會時間,結尾會出現報名表單,填單之前也歡迎分享這則貼文讓更多人看見這個消息。 / |街遊志工要做啥(゚∀゚)| 這次招募的是街遊導覽志工,我們每月每條路線各有一場自辦場(假日),也會不定時有團體預約(平日、假日都有可能),志工的工作除了固定伴走之外,我們也會依大家的意願分組,安排不同的工作~ 伴走的工作內容: 到龍山寺附近指定地點拖導覽包包、提前到集合地點與導覽員及遊客會合、發放導覽機&地圖&加購商品&收據、全程陪同導覽並隨時注意狀況(注意導覽員是否超時、遊客疑難雜症...等)、行程中拍攝照片、結束後將導覽包包拖回原位、和社工回報導覽狀況。 伴走頻率:兩個月至少排一次,應該不算是高門檻啦 |#依照興趣及專長分組| 📷攝影紀錄:幫我們留下每次聚會、導覽中值得紀錄的畫面!(有相機相關設備者佳~) 📝文案側寫: 不需要超會寫,只要你願意留下你的感動。 📢隨團翻譯: 為數不多的外語團(英、日語),需要同時對語言和議題有興趣的你一起完成!(另有酬勞) 🧲團體帶領: 與社工共同設計活動,凝聚志工與導覽員的關係,或是幫助導覽員們用有趣方式理解時事 內容那麼多我知道你看不完,說明會會詳細說明,所以沒來說明會就無法錄取唷(´・ω・`) |一年期程與一定要留下來的時間(`・ω・´)| 整個期程是:2020.03-2020.12 線上報名—參加說明會—實習—排班—各種活動—結業 //詳細的時間點在報名表單裡// 先說,兩場說明會一定要擇一場參加,所以兩場時間都不行的捧由,只好咬手帕先左轉離開了Q ★4/11(六) 14:00-17:00 ★4/14(二) 19:00-10:00 |當街遊志工有啥好玩(*゚∀゚*)| [ 膚淺版本 ] 在導覽開始前你可以跟老頭聊天,結束時說不定還能一起吃頓飯,也有些遊客很天使,會請你吃各種沿路的食物(胡椒餅仙草蜜旗魚黑輪都很讚) [ 深度版本 ] 今年我們規劃很多志工活動,包含我自己都很期待的三小窮聯合培訓,跟人生百味、夢想城鄉會有幾次的合作,同樣在無家者領域,不同組織的風格長出不同的樣貌,彼此交流激盪出更多元的火花(〃∀〃) 【招募及錄取資訊超重要的】 別急嘛,表單在這邊|https://forms.gle/tTpDsibqovWTV8y28 填單日期|即日起至4/6(一) 12:00,4/8(三)前會通知你要來參加哪場說明會! 說明會後寄送錄取通知|4/16(四) 然後就會開始分批實習嚕 詳細的看表單嘿 ____________________ 都看到這邊的你,不妨再花6分鐘看支影片吧(,,・ω・,,) 除了當志工之外,也可以用別的方式支持芒草心! 最近芒草心有支微電影需要你的支持,一個點閱會轉成一元捐款,讓無家者服務越來越好! https://youtu.be/BWE4vE-b1O0 不想當志工也可以直接捐款|https://pse.is/FM8AM 不想當志工也可以報名活動|https://pse.is/NBKFS #志工 #招募 #導覽

  • 街遊志工招募|一年份唷d(`・∀・)b

    哈囉各位關注芒草心及街遊的朋友們,時隔一年,我們要招收下一期的志工啦!!!​ ​ 街遊導覽從2013年開始,無家者經過練習、培訓成為城市導覽員,訴說的不是著名的城市地標,而是自己曾經在這努力與城市共存的故事。跟隨著他們的腳步,我們能聆聽街頭第一手的經驗,也看見不一樣的台北。​ ​ 一條路線的生成需要好多人的協助,才會有很棒的體驗跟長久的發展:社工和無家者需要長達一年的練習,從陪伴中產生革命情感:#工作人員 和 #設計師 要合力策畫文宣品,才會吸引遊客報名參加;在導覽者路程中,也需要有 #志工 在現場伴走擔任導覽員和遊客的 #小幫手,解決遊客的疑難雜症,也幫忙注意導覽員的狀況,並將現場好的、需改進的事項回饋給社工,這樣的過程會讓導覽品質越來越進步。​ ​ 而事情也不是在路線生成、執行之後就結束,導覽員以及真人圖書館的分享者狀態也是我們很關心的事,同時也想把議題用傳達給更多人,所以我們同時也會和 #團體志工 舉辦各樣的活動,讓志工多和導覽員們彼此陪伴,這之中也需要 #攝影志工協助活動紀錄, #文案志工 則是在宣傳上幫我們深化議題,最後在 艋舺入船廳 的常設展請 #展覽規劃志工 幫我們發想展覽互動性的可能。​ ​ 過程並不總是輕鬆美好,但如果一群人一起做就會很有意思。   ​ 於是我們要來找找願意和我們走個一年的志工夥伴,這一年的時間除了定期的排班伴走之外,我們也會安排培訓課程、志工聚會討論服務心得、和導覽員出遊...等活動,希望能讓擔任志工這件事,除了勞力付出外,也會是個豐富的體驗過程!​ ​ 所以,來加入我們吧!!​ ​ /​ |#街遊志工要做啥(゚∀゚)|​ 這次招募的是 #街遊導覽 志工,我們每月每條路線各有一場自辦場(假日),也會不定時有團體預約(平日、假日都有可能),志工的工作除了固定伴走(必修)之外,我們也會依大家的意願分組(選修),安排不同的工作~​ ​ |#依照興趣及專長分組|​ 攝影紀錄、文案側寫、展覽規劃、團體帶領​ 【詳細內容會在 #說明會 詳細說明,所以沒來說明會就無法錄取唷(´・ω・`)】​ ​ |#一年期程與一定要留下來的時間|​ 整個期程是:2021.04-2022.4​ ★4/09(五) 19:30-21:30​ ★4/10(六) 14:00-16:00 ​ 先說,兩場說明會一定要 #擇一場參加,所以兩場時間都不行的捧由,只好咬手帕先左轉離開了Q​ ​ 填單日期|即日起至4/7(三) 12:00,18:00前會通知你要來參加哪場說明會!說明會後寄送錄取通知|4/16(四)​ ​ ★★★ 最後附上最重要的表單https://forms.gle/mdhwqD1Ex9oaiKeq7 ★★★​ 歡迎大家加入我們!!​ ​ -----------------------------------------​ 無法當志工也可以直接捐款|https://pse.is/FM8AM​ 無法當志工也可以報名活動|https://pse.is/NBKFS

  • 身為志工...

    當街遊導覽的伴走志工,偶爾會碰上一些有趣的小插曲。像是參加導覽的遊客們,總會很可愛的嘗試定義志工的角色。身為志工的自己有時候被說是有愛心的,有時候是受人欽佩的,有時候則是善良的。 那我呢?我該怎麼定義志工角色中的自己?有時候我會思考這個問題。 聽著這些居無定所的流浪生活,遊客們對導覽員好奇的提問、給予正向鼓勵,或是對導覽員現今生活的關心。看那些發著光,熱切關懷他人的眼神,感動的情緒總會隨之湧起。當這個世界還有人在意他人生活,關心他人幸福與否,好像也程度的肯定了他人的生命是有意義的。 (坦白說,光是要一個人解剖過往不光明的生活就夠困難了,還需在大眾面前,大聲說著不被社會肯定的流浪經歷,這是好多好大又好滿的勇氣呀) 而身為志工,除了被動接收這些滿溢的情緒外,更重要的是能將心中認可的價值傳遞出去。我們可以用自己的力量告訴大眾: 「他們不像社會所說的好吃懶做;他們不像社會所想的骯髒不堪;他們也不像社會所認識的嚮往自由而流浪,他們只是擁有一個不那麼幸運的過往。」 ⋄ ⋄ ⋄ 社會的複雜度就像一幅拼圖,我們必須從不同面向去理解和拼湊,人群也是。身為志工的自己也會有期待啊,在環境中採取主動溝通的角色,理所當然的會期待有更多人了解無家者,期待社會上的刻板印象能有被消抹的時候。但若想讓無家者的每一塊零碎拼圖被看見,並拼出一幅完整的樣子,我們必須更努力的觀察和思考每一片拼圖的脈絡,並在每一次的嘗試拼湊中,惦記著自己是否正往心中目標邁進。 所以我想,活在志工角色裡的自己,無法和任何形容詞劃上等號,只明白身為志工,做著認可和堅持的事情,那樣的自己無時無刻都是貼近幸福的。 而相信當人群被理解的那刻,光也會因此一點一滴的灑進社會角落。 ︙文/街遊志工 睿庭 ︙圖/街遊志工 阿誠 兩年前就加入街遊志工隊的睿庭,很常來排班伴走,來到我們都很想頒發感謝狀給他。 頻繁刷臉 + 把握遊客來之前的時光跟賈西亞閒聊,和不太會認人的老賈拉近距離後,睿庭的臉書貼文也開始出現兩人的互動小劇場,有時是朋友般的互動關心,有時是問老賈關於無家者某些行為背後的原因......,我們除了超愛看這些細膩的紀錄和反思,也很高興看到他這麼樂在其中,也在服務過程向下不斷探索。 📍 最後提醒! 芒草心新年度志工招募 2/28 截止 歡迎加入我們!(一年就這一次喔) 志工報名表 :https://forms.gle/oR7Ji81AYSfGbEnN9

  • 旅行的臉孔

    我們的導覽員老賈和講者飛機是舊識,流浪時期,在恩友教會有個我們都不認識的好朋友。這位朋友現在已經不在了,不過生前很愛搭火車旅遊,所以三人以前常結伴去烏來、基隆、礁溪這些台北近郊玩。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樣,二月我們私下調查一年一度的出遊大家想去哪兒時,飛機和老賈竟不約而同回答了「礁溪」,而小潘說他想看動物,碗粿則說他想去北投。於是,我們安排了吃雞看鴨、泡湯泡腳的「雞同鴨講」礁溪一日遊,想用這一趟盡可能實現大家的心願。 在轉運站的時候,對礁溪很熟的飛機主動跟我們介紹待會下車周邊環境,貼心提議可以在車站附近的85度C坐著歇歇再去吃午餐;老賈知道泡腳池會有魚會幫忙吃腳皮後,也多次預告當他一把腳ㄚ放進泡腳池,魚一定會通通翻白肚...... ⋄ ⋄ ⋄ 出了礁溪轉運站,再臨時彎進有名的麵包店採購一番後,一行人才乖乖照原定計畫步行到甕窯雞。十幾分鐘的路程,新舊志工和工作人員、講者們交織成一個不小的隊伍,再圍著兩張大大的飯桌坐下。平常除了籌備會、聚會當天,基本上大家都是獨立完成每次服務的,所以看到志工們透過跟講者互動漸漸打成一片閒聊,不熟的也變熟、話少的也變得話多,光是這點,我們就已經覺得此行實在太值得了。 整趟行程還意外發現了很多其他「旅行的臉孔」:小潘在走去湯圍溝的路上,主動湊上前來分享他在整理遺屋的工作中所觀察到的社福服務現象;飛機在搭計程車時格外熱絡地和「前同行」的司機大哥用輪轉的台語聊天,也主動和菜攤的阿姨攀談,好像很關心宜蘭的生意好不好做;在湯屋泡了將近一個小時的碗粿,跟我們說泡得很舒服時,笑容簡直要從紅通通的臉頰溢出來了,買到鹹麵包、甜麵包還有最愛的肉桂捲時,也露出滿足的神情;老賈好像... 一如往常,不過他被志工簇擁著走在礁溪街頭時,讓我們覺得他好像不管在哪都可以原地帶起導覽—— 旅行真的好神奇啊,總是會自然地拉近大家的距離。 還有很多精彩花絮,為了不讓這篇成為流水帳,請大家搭配照片服用吧! 好吃的甕窯雞本雞(又餓了) 吃飯的時候,小潘說他只要想到他的同事們現在都在收不到訊號的基隆山裡洗地,他就好開心(?) 所有講者之中,小潘率先下了泡腳池,但又有點怕癢,所以偶爾會讓腳懸在水面上,只讓一點點後腳跟稍微泡下去 (還是其實是在練核心?) 傳說中的快樂泡腳人! 結果賈西亞的腳ㄚ並沒有熏死眾魚,而是讓眾魚都爭相前來飽餐一頓,不知道是不是跟人類愛吃臭豆腐的概念有點像? 踏進甲鳥園就是滿滿的鴨! 賈西亞說:有甲鳥園,那有沒有真鳥園? 為人父的老志工也帶著兒子一起來鳥園跟我們會合,認真關心阿伯們的近況,也有跑去跟小潘碗粿聊天! 飛機為了這天,還提前回醫院復健、練習不用推車,就怕腳程跟不上大家,成為累贅。大家有推薦更老少咸宜的景點或行程嗎? 一群玩得很累的人!但今天絕對是完美的一天!

  • 西門町,五光十色之下的生存和故事

    西門徒步區之中,站在某個轉角聽女性無家者的藏身之處,站在某個陰暗狹窄的防火巷聽無家者盥洗資源的缺乏,站在醫院門口聽社工如何在半推半拉地說服大哥大姐就醫,而得知他們因服藥之後情緒如何變得遲鈍,遊客們的臉上也顯露出心中感到的不捨與掙扎...... ​ 社工導覽的這段路程,從西門捷運站出發,在台北電影公園結束,走在這個區域讓八年級的我特別有感觸:西門町是求學時期拿著零用錢買了第一個父親節禮物送給爸爸的地方、是大學時期和媽媽吵架不太想回家時會來逛街打發時間的地方、是出社會後從忙碌的工作中,抽一點時間出來與家人聚餐的地方。 ​ 每個人與「家」的經驗都不太一樣,導覽的最後,我們停留在一棟外表絢爛彩繪的建築危樓,我們問了來參加的外國參與者:你覺得什麼是「家」呢? . . . ​ ​ 有屋簷的地方就是家 ​ 還是,有家人在等待自己的才是家 ​ . . . ​ ​ 這個問題或許你也還在納悶,也可能會隨著年紀而有不同想法。邀請你參加 跳進倒影西門 社工導覽,一起在社工的引路下,在西門街頭中反思一段段生命故事! ​ ​ - ​ 〖 活動資訊 〗 日期:2023/04/08(六) 時間:16:00-18:00 (全長兩小時,含一個半小時導覽及半小時Q&A) 報到時間:開始時間前十分鐘開始報到 集合地點:真善美劇院一樓騎樓處(108台北市萬華區漢中街116號) 報名走這:https://www.accupass.com/event/2302141034172673186890 #街遊導覽 #琳琳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