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earch Results
以空白搜尋找到 248 個結果
- 凝視一個曾經漂泊的人生
文/街遊夥伴 欣容 最近覺得除了刻板印象,都市生活的忙碌與壓抑,或許也默默拉開了社會大眾和無家者之間的距離。為什麼會這麼說呢?像我自己四月初剛加入街遊,新工作都還沒完全適應,就碰上再度爆發的疫情;若不是在芒草心就近看到同事們在第一線辛勤奔波的模樣,在匆促變換的日常下,我還能切身感受到弱勢族群的迫切需要嗎? 現代人好容易自顧不暇。何況,關心議題也是需要力氣的。講到這裡,我發現街遊平常辦的活動,就是在創造一個個完整的時光,邀請參加者放下日常種種,去留心相對遙遠的人事物。 ⋄ ⋄ ⋄ 上上禮拜,我和飛機先生前進和平高中校園,和校訂必修課堂的高一生們連線,講了一場線上真人圖書館——用兩個小時的時間,凝視一個曾經漂泊的人生。 飛機過去有兩份長年任職的工作,而膠卷電影沒落、開計程車時染上的賭癮,漸漸使他走到人生低谷,但在大大小小的波瀾中,他的特質和人生態度也更清楚地浮現。看了課堂回饋,我才發現有些同學跟我一樣,都很單純地把飛機當作一位人生的前輩: 「我覺得飛機先生非常有毅力,面對生活的不順遂不會低頭,他也會願意對自己從前的所作所為負責,這是許多人做不到的」 「飛機先生對於他的生活依舊是充滿熱情與活力,雖然一路上遭遇很多,但是他還是有生活中的小確幸,也一直保持喜愛唱歌的興趣。我們可以向飛機先生學習這樣的精神,對生活保持期待,對自己也一直有期許」 「在聽完了他的故事後,我想到了之前一直沒有想到的問題——我對未來人生的問題。他的故事提醒了我,我現在的所作所為都是在為未來埋下伏筆」 飛機的人生好長好長,我陸續聽了好幾次分享,也會在活動前後與他閒聊,每次卻還是能挖出不一樣的篇章或細節。我很享受這種生命互相碰撞的感覺,看到同學們在講座中受到生涯方面的啟發(越過困境的他講話總有神奇的份量感)又發展出新的同理心,我也覺得好高興。 可是,有時我跟夥伴們也會想,同理之後,還有然後嗎? 邀請我們到和平演講、曾參加過街遊教師研習的怡琦老師很用心,事後還引導同學思考了「協助無家者可能的方向」。收到回饋時,我其實蠻驚喜的,因為在某些字裡行間看見了主動積極,也看見了行動力: 「我們現在也許可以多向別人宣導有關他們的情況,讓越來越多人看到他們的需要」 「或許我的能力沒辦法自己一個人就幫助他們,但我想要當志工去加入幫助他們的行列」 「看能不能對他做一些預支的技職訓練,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他真的有能力自力更生時,再支付學費就好」 ⋄ ⋄ ⋄ 無家者議題這麼複雜,要想出解決的辦法並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我覺得開始「想辦法」、「想付出」時,就是又往前踏出了一步。街遊目前也正在思索,在邀請一般大眾理解議題之餘,到底要如何讓大家以簡單的實際行動響應——畢竟,當每個人的力量都能各自施展時,才能更推動些什麼。 還有很多可以努力的方向,但謝謝老師的引導,也謝謝同學們的回饋,總覺得我們並不孤單呀🌼 #飛機先生
- 【求才!街遊 Hidden Taipei 徵求專案執行人員】_暫停收件
芒草心的街遊 Hidden Taipei 專案萌芽在九年前的一趟歐洲行,在跟著倫敦 Unseen Tour 無家者導覽員走了一趟後回到台灣和芒草心合作,經過一年的沉潛和訓練,第一位導覽員在2014年七月上線。經過近八年的發展,除了街遊導覽,我們現在還有「真人圖書館」、街頭實境遊戲「艋舺走撞」以及教學包「無家者的街頭講堂」,每年也會固定舉辦教師研習。 這些活動,都是為了想要破除社會大眾心中認定的無家者刻板印象。我們相信,透過實際互動後的了解、同理以及反思,才能打破那道隱形的圍籬,讓我們成為一個更具有包容力的社會。 之前因為人力的關係,我們先從未來的主人翁開始,因此比較專注於學校以及教育。但除了教育,我們也想透過社群媒體的經營以及開發更多企業相關的合作觸及更多同溫層之外的人。我們決定徵求一位全職的夥伴和我們一起討論執行。這個新夥伴到底需要什麼特質呢,經過大家熱切討論後,我們列出下列特質: 對無家議題有興趣 基本行政能力 可接受彈性工作時間(有些活動會在晚間或週末舉行) 喜歡團隊合作,但也有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喜歡接觸人群 善於傾聽與溝通 群眾面前依然有良好的表達能力 對社群經營有興趣 愛清潔 記性比我們好(那鍋街遊小隊記性都很差,希望你可以來拉高平均記性,詳情請見當我們忘在一起) 雖然我們的起薪為 $34,916,物質條件不是很豐厚,不過在這裡你可以 認識一群有理想的夥伴,從彼此身上學習。 深入瞭解貧窮議題,為無聲的貧窮發聲。 學習如何聆聽和怎麼做有具有同理心的有效溝通。 檢視社會議題,運用創意讓同溫層外的群眾理解議題。 ---------- 〖 工作地點 〗 最主要是臺北市萬華區,但有時候會需要在外地執行團體預約場次。 〖 主要工作方向內容 〗 ・真人圖書館:執行團體預約及每個月固定場次、培訓講者、行政核銷 ・艋舺入船廳:發揮創意在複合式空間策展 ・社群經營:主責街遊HiddenTaipei粉專營運 ・志工: 規劃活動、經營志工社群 〖 預計到職 〗 2022 年 3 月 〖 薪資待遇 〗月薪$34,916起(看表現以及營運狀況調薪,讓我們一起努力吧!) 請將履歷寄至 hiddentaipei@homelesstaiwan.org,等待你的來信囉! (履歷隨收隨審,面試到合適的夥伴就會停收囉~) 芒草心的街遊小隊是個溫馨的小團隊,雖然開會時常常有滿滿的吐槽,但是做起事來也是絲毫不含糊,放鬆時候也都很開心地一起吃吃喝喝。 心動了嗎,趕快來投履歷唷(招手)。 #徵才 #公告
- 還是會覺得當街友很丟臉啊,但是...
「你分享自己的故事那麼多次,最讓你緊張的是什麼呢?」 . . . 「每一次講完後的Q&A時間,都很緊張啊,哈哈」 2021年下半年才成為真人圖書館講者的碗粿,被問到這個問題時,總是這樣回答的,即便在我的感受裡,他每次面對遊客提問,總能在停頓五秒後,緩緩道出真摯的回答, 我猜,或許每次的那個停頓,也都讓他再多接近自己一點點吧。 跟碗粿一樣的街遊導覽員及真人圖書館講者,在培訓中或是每一次的分享,都是在走四步退三步的過程裡,勾勒出那些願意讓大眾認識的自己,有時會多講一點,有時也會想隱藏一點。 「 還是會覺得當街友很丟臉啊,但是也會想說,講出來讓別人知道,街友並不全都是他們想像中的那樣。」 真人圖書館便是創造一個空間,聽聽無家者真實的生命經驗,讓彼此面對面交流,如果你對無家者 / 流浪議題 感到好奇,真人圖書館或許能替你解惑! - 【下一場活動資訊】 日期:2022/02/17(四)美好的週四夜晚 時間:19:00-21:00(18:30開放入場!) 講者:漂游的靈魂旅行者碗粿 地點:艋舺入船廳(台北市萬華區貴陽街二段228號) 報名:請見留言處! 費用:280元 #真人圖書館 #碗粿 #講座 #交流
- 【無家者的街頭講堂 #教師研習課程|尋找教育工作者!】2021/08/21-22
2021年是芒草心第三次舉辦教師研習課程,想知道如何將無家者議題融入教學之中嗎? #線上版 的〖 無家者街頭講堂 〗帶你一探究竟! 參加這場教師研習,你將能 . . . ✅系統化認識無家議題 - 了解無家者背後的結構性和個人因素,透過調查報告的統計數字了解台灣無家者現狀 - 知道如何引導國高中生討論無家議題 - 獲得內附所有街遊活動引導單和學習單 ✅看見差異尋求共識 - 實際體驗如何在課堂模擬社區公聽會,討論庇護所進入社區的議題 - 模擬立場各異的角色,透過協商理解彼此的立場並試著達成共識 - 學習如何將議題遊戲搭配教材包提升學習效果 ✅將理解化為行動 - 將研習課程的學習,帶到校園散播種子! - 和街遊團隊夥伴交流如何將學生帶出校園參與活動! ----------- 〖 首次將研習課程搬到線上啦!〗 雖然是線上活動,但仍然是扎實且緊湊! #線上版議題遊戲、#教材包最新版解說、#線上真人圖書館,快空下你的時間來和我們一同交流交流吧! 活動資訊 日期:08/21(六) 半天 / 08/22(日) 半天 時間:第一天 08:45-12:15 / 第二天 08:45-14:05 地點:線上(使用Butter軟體) 對象:國中教師、高中教師、非體制內教師...等教育相關工作者 名額:25名 費用:800元 報名走這:https://www.accupass.com/go/hiddentaipeicourse 報名截止:8/16(一)中午12:00 ------ 小加碼|https://youtu.be/J5llwZFjrGs 【Google 數位共昇計畫 教育領域】|線上議題討論創造教學新風貌 #無家者 #貧窮議題 #教學 #課程 #研習 #無家者的街頭講堂
- 【疫情來襲!街遊近況分享】
在疫情之下,街頭上的人首當其衝之外,接下來受到衝擊的就是已經租屋的經濟弱勢者了。尤其疫情影響到工作被裁員或是工作減少,沒有足夠的經濟能力購買食物,更不用說防疫物資的匱乏,甚至會影響到房租,下一步就是掉到街上,成為大家口中所說的防疫破口。 我們街遊的導覽員/分享者就屬這一類,因為無法到街上賣大誌,或是導覽、講座取消,著實影響到收入來源。工作人員忙著與遊客確認取消退費事宜、告知導覽員/分享者活動取消的同時,也不忘再三叮嚀「沒事千萬別出門!」「外面現在很危險,你約會就先緩緩吧!」,或是詢問「食物夠吃嗎?口罩還有沒有?」「家裡有煮飯的家電吧?」,這些話語都變成我們常掛在嘴邊,取代「吃飽沒」成為新的問候的方式。 或許很多人會問:導覽、真人圖書館、艋舺走撞...等等實體活動都停了下來,街遊的工作人員某個程度也算失去既有的工作,閒閒沒事做,可以好好放假了對吧? . . . . . . 才怪呢 面對新的挑戰,街遊組成為芒草心支援前線的角色,雖然並非像收容據點、街頭外展的社工一樣,需要直接面對服務對象的急迫需求,但在疫情之下後勤備援也是非常重要的,尤其在大量需求物資的此時,資源串連、回應民眾愛心捐贈的訊息、包裝防疫物資包...等等,還是有很多任務在身的呢(汗) 雖然忙的很疲累,但有時會有可愛的小互動發生,舒緩一下疲憊的心XD 周末一大早,意外地收到某位阿北的訊息,夾雜在親友的關心訊息之中,點開寫著「之後有沒有平安」,當下不禁嘴角上揚,原來是我們家的導覽員傳來的訊息啊。 在這民眾覺得我們是辛勞付出、是個照顧者角色的同時,原來身為社工的我們也被服務對象關心著嗎!原來我們的關係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單向,他們也像關心自己的親友一樣,在意自己的健康安危。 「有,你呢~」傳出之後很快收到對方回傳語音訊息「有,我很平安」嗯,我想這就是我們目前最大的願望了吧! 希望我們都能好好的,一起等待疫情消散回歸如常的那天,我們未來街頭見! #COVID19 #疫情
- 香港《無家者生活誌》重磅回歸
人在香港的朋友看過來~ 我們的超強夥伴 SOCO 香港社區組織協會再度開展,《#無家者生活誌》重磅回歸! 除了有同名攝影集內的人物故事,更新增了疫症下的無家者處境,帶大家來看在疫情籠罩全球的2020之後,相較台灣疫情較嚴重的香港,香港街頭上的無家者們發生了什麼變化?讓我們一起來思考,這個城市是否可以用更溫柔的方式對待他們呢? 延伸閱讀:北上港人疫情下回流淪「麥難民」無家者突破2,000人 24年新高: / 【展覽詳情】 展期: 16/3/2021 - 26/6/2021(逢星期六開放參觀 ,公眾假期不開放) 時間: 下午2:00-6:00 地址: 深水埗汝州街 269號 1樓 (近深水埗鐵路站出口C2) 攝影: 雷日昇 (免費入場) 查詢及預約 電話:2725 3165 / 2713 9165 或電郵至:soco.homeless@gmail.com 【更多展覽詳情】https://soco.org.hk/life-stories-of-the-homeless/ ======================== 人在台灣也想了解台灣無家者在疫情的狀況,台灣《 #無家者港台生活誌 - 當全球性傳染病成為日常》也正同步中唷! 〖無家者港台生活誌攝影展資訊〗 ▪︎展區|艋舺入船廳 台北市萬華區貴陽街二段228號 ▪︎展期|01.07 - 04.29 ▪︎開放時間|週一二四 13:30-20:30、週六10:00 - 17:00 (偶有活動,確切開放日仍以日曆為準 https://pse.is/LMBG9) ▪︎線上觀展|https://www.hiddentaipei.org/homelessstories #無家者港台生活誌 #攝影展
- 流浪是一種選擇嗎?
文 / 無家者港台生活誌 志工睿庭 圖 / 攝影志工小羊 我們常常以一個不了解事情全貌的角度,去看待這些和我們同為「人」的人們。 在2020年 #貧窮人的台北,是我第二次來逛展,比前一年多了不同議題:八大行業的日常、無家者貧窮者的生活等等。 看完心情蠻沈重的,從家庭、原社群脫落的無家者,社會上多是對他們的批評:髒髒臭臭的不洗澡,好手好腳怎麼不去工作,睡在公園很不雅觀欸......。 社會對無家者的存在投以漠視,歧視的眼光 但,流浪是一種選擇嗎? 很多時候人們往往只看到事情表面的一小部分,或是在看到事情的那個當下而已,在還未了解前因後果,事情的全貌時選擇批評,譴責他們。 ‘’試著站在不同角度看待整個過程,這是我從無家者身上得到的反思。‘’ 在學校裡面學不到也接觸不到,卻是是在成為一個人的過程中,很重要很珍貴的一塊。 --- 〖無家者港台生活誌攝影展資訊〗 ▪︎展區|艋舺入船廳 台北市萬華區貴陽街二段228號 ▪︎展期|01.07 - 04.29 ▪︎開放時間|週一二四 13:30-20:30、週六10:00 - 17:00 (偶有活動,確切開放日仍以日曆為準 https://pse.is/LMBG9) ▪︎線上觀展|https://www.hiddentaipei.org/homelessstories #無家者港台生活誌
- 成為彼此的老師|請搭配廣播服用
文 / 社工曼子 圖/攝影志工小羊 芒草心的宣傳管道,除了大家現在看到的po文之外,時不時也會接接採訪、上上廣播。而故事就發生在前陣子,帶老賈去上一個預錄廣播節目的時候。「預錄」的意思就是內容可以經過剪輯,一開始被帶出場的老賈當然緊張,但知道可以剪接之後漸漸的也就習慣這種場合了。 其實社工們也是一樣,一開始要講組織的服務內容、工作經驗,還緊張得需要跟在前輩後面,聽到前輩流暢又幽默的談話,眼睛還不由得發出崇拜的光芒,不過久而久之也能自在得面對主持人了。 這次的廣播機會距離上一次已經隔了一段時間,就算是身經百戰的社工都有點緊張,果然莫非定律,上節目當天社工突然大過敏,嗓門一緊,燒聲讓社工更加緊張,腦子飛快閃過各種想法:「完了觀眾會不會聽不懂我說的話」、「主持人會不會覺得我很雷」、「 會不會因為聲音不優美就被轉台」......,只要音量一被調整,腦子立刻就大打結,胡亂地把話說完做個總結。反之老賈因為是用台語接受訪談,導致每句話要怎麼表達都想得仔細,句句精華、到位的樣子讓社工忍不住想自己今天為什麼要來? 下電台後社工忍不住對著老賈懊悔自己的愚蠢跟急躁,想不到老賈緩緩的說:「唉呀你們就是太聰明了,像我笨笨的,他們問甚麼我就答甚麼,也不會想說自己答的怎麼樣,反正他們覺得不好就會自己剪掉了,不用想這麼多啦~」 那一刻覺得神奇,以前他在被培訓導覽,比較沒自信的時候社工也是這樣安慰他的,想不到在那一刻我們的角色竟然互換了,或許導覽跟上節目的經歷也讓服務對象 #長出了自己的力量了吧!這樣想想好像就看見自己服務的價值,本來的低潮也就好了許多。 下次上節目再扳回一城吧! (歡迎點閱寶島有意思聽聽我們在供蝦毀嘿嘿)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1k8OqFZamA 賈西亞的近期導覽 https://www.hiddentaipei.org/jia #街遊導覽 #賈西亞 #北車迷城生存指南
- 當全球性傳染病成為日常
送走了關鍵字是「社交距離」的2020,大家心心念念的疫苗問世了,但世界卻變得再也不一樣了。 因為氣候變遷,野生動物開始遷徙移動,有了更多和人類接觸的機會,同時也帶來更多未知人畜共通傳染病的風險。比爾蓋茲在2015年就預言了高度傳染性的病毒席捲全球的可能性,在這後疫情的時代,要讓城市成為更能抵禦傳染病,建立完善的公共衛生系統,有潔淨的用水,建築內有流動的空氣,透過設計降低人口聚集的狀況都成為了當務之急。 但是,對有些人來說,「社交距離」卻是一種奢侈,「在家工作」更是想都不敢想的事。 調查顯示:疫情加深貧富差距,貧困國家所受的衝擊更為嚴重,使不平等的世界更加不平等(註一)。就算在富裕國家如美國(註二),也有許多人經濟陷入困境,被一紙驅逐令趕出家門,造成街頭上無家者人數暴增。 台灣是世界防疫的榜樣,當我們為自己拍拍手的時候,還是不能忽略有一群人受到疫情較其他人更嚴重。這次的攝影展,讓我們帶你一窺港台無家者的居住和工作狀態,而在疫情下他們又受到什麼樣的衝擊呢? 註一:新冠疫情:BBC全球調查顯示世界貧富不均加深 註二:美國住房危機升溫 驅逐令恐使街友人數創新高 #無家者港台生活誌 #攝影展
- 阿騰伯,真的byebye囉
八月底知道阿騰伯的離開,大家便開始回憶他生前喜歡什麼,在他還沒成為真人圖書館講者之前,我對他的印象是:「常常來辦公室拿米的老頭」,原來阿騰伯很喜歡煮飯呀,總是笑咪咪的問最近有沒有多的米,他拿回家煮、再配一點菜就很ok了(笑) 而越來越認識之後,發現他是個興趣很多夢很大的阿伯:想要在自己平常賣大誌雜誌的文化大學門口,賣西瓜汁,因為他有一台很不錯的慢磨機,打出來的果汁絕對沒有渣渣,自己賣飲料做頭家,應該可以再多賺一點錢過好一點吧,他常常這樣說。 五月左右,政大的同學們採訪拍攝了阿騰伯,分享給大家,雖然他還沒看到成品就離開了,但就當成他留下來的禮物吧! https://youtu.be/BsN9VrrThjU 阿騰伯的告別式日期地點在這邊,我們會帶著摺紙果汁機去送阿騰伯最後一程,感謝Cyndi的朋友巧手製作(太強大啦!)(也希望阿騰伯別介意不是慢磨機啊~芒草心是個窮困的單位XDDDD) 如果你有想一起前來送他一程,請私訊粉專跟工作人員說一聲,讓我們知道一下! 第二張圖是我們的街遊導覽員阿強寫給阿騰伯的(他當天要去帶導覽不能一起前往~~) 如果你還有信件想讓我們帶去,也可以寄到芒草心辦公室:台北市萬華區雅江街50號(署名給冠冠)! 【阿騰伯告別式】 日期:2020年11月6日 早上9:30 新北市立殯儀館 安逸廳 (新北市板橋區中正路560號)
- 如何表達難以宣洩的情緒呢...
文/社工 曼子 圖/志工 小羊 8/13的貼文提到導覽員阿和退下崗位後,我們開始協助他申請低收入戶資格,讓我不禁想起許多我們服務的無家者,在申請低收時總是得翻出心裡深沈的情緒,才得以讓流程順利下去。 這個令人煩悶的流程,包含很多人也許聽過的「扶養義務官司」。 為什麼要打官司呢?這是由於政府認定「家庭」是負擔照顧義務的最小單位(你小時候我照顧你,我老實你照顧我 安捏),因此若你有子女的話,法律上會認為子女理應要負擔撫養的責任,只有當這個責任被免除,然後國家認為你無法維持基本生存時,才會提供你低收補助。 打完扶養義務官司、確認與小孩無扶養義務關係、等判決書下來、準備申請低收。 看似很容易的「流程」,其實對許多人來說是很難耐的。 ///////// 曾經協助某個無家者打官司時,發現他在見一些重要的人之前,都免不了要喝個爛醉。喝了酒之後,他會沉浸在回憶中,不斷重複著當年與小孩相處的種種,或是語帶驕傲地說小孩現在的職業,只差沒有個好歸宿。雖然小孩還小時他便離開家庭,但語氣裡掩不住的想念卻是我們未見過的另一面。 其實喝酒這件事,對於菜鳥社工曼子而言是很困擾的,永遠不知道喝醉的這個人,下一秒會在調解委員前說出甚麼事,要是一不小心在法官面前說出自己對小孩的感情,這樣會影響判決結果、低收補助也可能泡湯,等於前面跑的流程就全部付諸流水... 雖然開庭前告訴他,排練好的劇本(不能講自己對子女的照顧)是為了你之後的低收申請以及你未來的生活費而做的準備,但就在初次開庭日的前半小時,他又以一個醉醺醺的狀態跟我在法院門口碰面,一見到我就滔滔說著:「女兒小時候吵著要找爸爸,是個調皮的黏人精,呵呵」、「當女兒安心躺在我胸口熟睡時,我覺得好幸褔啊」...等等,全~~部都是不能在法官面前說的話啊啊啊!當下我的心情很複雜,但深吸一口氣後,也只能深沈地告訴他,如果等等說出這些,也許就無法申請到低收喔... 帶著緊張的心情進去開庭,想不到走進法庭後,也許是感受到嚴肅的氣氛,他瞬間變得安靜許多。看著他緊閉雙唇,面對法官詢問扶養小孩的相關問題,他都按照我們的劇本回答:「不知道」、「忘記了」,配合的非常完美,完美到讓人真的以為他從沒愛過孩子。 也不過就前20分鐘,他才在門口懷念著過往,而到了這裡他卻甚麼也不能透露。不能說出口的,除了扶養的事實之外,還有身為父親對孩子滿滿的愛。 如同上述那樣難以宣洩的情緒,在許許多多無家者心裡環繞著。為了維持生活而決定要打扶養義務官司、見律師、出庭、與時隔多年沒見的前妻及小孩對簿公堂、形同陌路之外還要向法官說明自己沒有扶養過骨肉之親、更聽著小孩坐在對面向法官說明自己是個失能的父親.....等等,面對這些複雜的「現實」、申請福利必經的「流程」,很多失去情緒支援的人,便會以酒精作為宣洩出口,因為要理性面對實在太痛苦了... 說到這,也不是鼓勵大家喝酒就可以不用面對煩悶的事情,只是當我們看見一個人的行為而急於想要譴責對方時,或許也可以看看這個行為背後發生了什麼故事,然後進一步思考,對孤立無援的人來說,也許是缺少陪伴及關愛,才會選擇以買醉來宣洩吧。 p.s 文章好長,但想邀請大家關注免除扶養義務官司相關法條的修法~~~~~ 監委王幼玲提出調查報告敦促衛生福利部改善免除扶養義務之訴之件數逐年攀生,並修訂相關法令 https://www.cy.gov.tw/News_Content.aspx?n=125&s=14705 延伸閱讀: 法律扶助基金會:我的承辦個案-無家者榮哥的故事/賴玟萱 https://www.laf.org.tw/index.php......
- 防疫下的弱勢 x 無家者攝影展 9/9-9/13 @剝皮寮
芒草心要辦展覽了! 聽到這個主題名字,讓我們先感嘆一下住在台灣真幸運,現在還能辦展覽、邀請大家出來趴趴走XD 其實從年初的武漢肺炎疫情開始,芒草心就收到超~~~~多熱心群眾的關心,捐口罩、捐酒精啦,也有民眾捐錢、企業贊助紓困金等,有了大家的支撐,在這個短暫卻突發的環境變動下,老實說,住在自立支援中心的住民們,基本上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 那,防疫下的弱勢是什麼意思呢? 大家可能會耳聞底層勞工在疫情時處境更為艱困,包含民眾不敢出門所以營業場所減班而失業、宗教遶境取消造成沒有陣頭工可以賺錢...等,但瘟疫帶給我們更深的反思,是我們所陪伴的這些無家者們,不只是在疫情時會有立即的生活困難,他們在平常時期,就會因為身處在社會邊緣,而遭遇種種困境。 流浪造成身體健康不佳、歧視讓誤解加深,乃至於居住市場的排除、社福制度的排除,都可能是無家者的日常。 帶著這樣的反思,我們舉辦了這個展覽,想跟大家聊聊,這群在疫情之下被視為「防疫破口」的無家者們,最常得的疾病真的是傳染病嗎?又是什麼樣的結構困境,讓他們無法和我們一樣有個安穩的居所呢? /// 總之,展覽可能可以回答這些問題,不過只有五天,會從「行李、露宿、工作、居住」四個面向,配搭攝影作品及最新的研究數據,來認識無家者們發生了什麼事。(偷偷說,這會是第一次公開這份數據唷,之後也會收錄在教材包裡!) 一起來剝皮寮逛這個展吧,也歡迎捕捉現場真人圖書館講者,畢竟展覽是平面的,故事才是立體的。 #最重要的事:展覽免費入場,現場還有超多好康,幫大家整理! ———————————————————— 好康一:每日抖!免費抖!真人圖書館!可能還會心血來潮展場導覽! ———————————————————— 這個活動的重頭戲,就是每天都有無家者真人圖書館,一起來現場聽賈西亞跟飛機聊聊,疫情期間他們過得如何吧!透過真人圖書館分享時間,大家可以直接跟有流浪經驗的無家者對話,講者也能透過分享獲得收入,機會難得(而且真人圖書館的座位區有超可愛的小巧思嘿) 9/9(三)- 9/11(五)15:00-16:00 9/12(六)- 9/13(日)11:00-12:00、15:00-16:00 報名走這:https://www.accupass.com/event/2008271640311224009523 ————————————————————— 好康二:每日前50名遊客,填回饋問券就可以獲得無家者NGO相關禮品! ————————————————————— ✨日期:9/9(三)- 9/13(日) ✨時間:每日11:00-18:00 ✨地點:剝皮寮歷史街區 Bopiliao Historic Block演藝廳(台北市萬華區康定路175號) ✨詳細介紹:https://www.homeless-epidemic-exhibition.com.tw ✨活動頁面: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735185393713047 #一起關心防疫下的弱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