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當全球性傳染病成為日常

已更新:2021年2月3日




送走了關鍵字是「社交距離」的2020,大家心心念念的疫苗問世了,但世界卻變得再也不一樣了。


因為氣候變遷,野生動物開始遷徙移動,有了更多和人類接觸的機會,同時也帶來更多未知人畜共通傳染病的風險。比爾蓋茲在2015年就預言了高度傳染性的病毒席捲全球的可能性,在這後疫情的時代,要讓城市成為更能抵禦傳染病,建立完善的公共衛生系統,有潔淨的用水,建築內有流動的空氣,透過設計降低人口聚集的狀況都成為了當務之急。





但是,對有些人來說,「社交距離」卻是一種奢侈,「在家工作」更是想都不敢想的事。


調查顯示:疫情加深貧富差距,貧困國家所受的衝擊更為嚴重,使不平等的世界更加不平等(註一)。就算在富裕國家如美國(註二),也有許多人經濟陷入困境,被一紙驅逐令趕出家門,造成街頭上無家者人數暴增。





台灣是世界防疫的榜樣,當我們為自己拍拍手的時候,還是不能忽略有一群人受到疫情較其他人更嚴重。這次的攝影展,讓我們帶你一窺港台無家者的居住和工作狀態,而在疫情下他們又受到什麼樣的衝擊呢?





116 次查看0 則留言

Commenti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