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earch Results
以空白搜尋找到 246 個結果
- 無家者,想找工作就找得到嗎?—— 短訪社工琳琳
大家找工作時會在哪些應徵條件卡關呢?年資、經驗,還是證照? 有部分的無家者大哥大姐,煩惱的卻是更前頭的問題。例如 撐不過一天八小時勞動 的身體、 無法完成精細動作 的雙手,或偶爾還不得不從職場抽身, 回診上法院 去。 為這些 難以被外頭職場接納 ,又需自力賺取生活費的大哥大姐開發出合適工作 ,就是街遊社工導覽員琳琳,平日和心手村同事們致力推動的大事之一。透過熱心業界職人引介、和廠商接洽爭取,社工們還得 實際做過學過 、回來拆解工作步驟、尋找合適工具,再討論設計成大哥大姐們可以分工完成的流程。 ⋄ ⋄ ⋄ 創造出工作機會後,還要輪流負責監督驗收的琳琳說,他也有 化身成像「媽媽」的角色,嚴厲扮起黑臉 的時候;為了每位前來心手村工作的「夥伴」維持穩定生活,自然也需協助處理各種 居住醫療司法議題 。(在此特意沿用琳琳對大哥大姐的稱呼) 這些 日復一日紮實的第一線工作 ,都堆疊出琳琳在西門導覽路線中,和遊客娓娓道來的知識和社工經驗談。聊著聊著,我們認為若賈西亞的無家者導覽是入門班,琳琳的社工導覽就是再更深入一點的中級班,途中分享的皆是 長年與無家者大哥大姐們交手時,所觀察到的各種 真實困境 。 九月底有一場難得的社工導覽 ,想更了解無家者議題的你,不如就跟上社工琳琳的腳步吧! 🚦 社工導覽:跳進倒影西門 |日期:2024.09.28(六) |時間:16:00~18:00 |報名: 點我進入活動頁 👈 (歡迎把握票價調漲前最後一次!)
- 流浪,被壓縮的生存空間與心理空間
聽完碗粿真圖的隔天,我與實習夥伴在香香澡堂值班著。 然而,不知道為何就突然談起了當天真圖的內容,我們在想:「 如果有一天自己跌到了街頭,是否還能像碗粿那樣,有足夠大的勇氣再次爬起呢? 」 我們陷入長長的沉思,經過一陣沉默後,我們紛紛搖頭苦笑,認為自己肯定沒有辦法重新振作。 因為我們實在難以想像,那種身份上驟然又巨大的轉變發生在自己身上。上一秒有家回,三餐溫飽,回過頭卻浪街頭,三餐不繼。 - 除此之外,更讓我難以想像的是 「 心理上的孤立無援 」 。 當自己成為了大家口中的「街友」與「遊民」時,承載著這個狀態的我,是否能夠承受 大眾的異樣眼光 ?以及,那 自覺格格不入 的感受? 如同碗粿當天所談及,在流浪街頭的期間,就算是為了最基本、最簡單的 洗漱 而來到捷運站廁所,也容易會被他人賜予白眼。雖然對方並無開口驅離,但是卻透露出一些訊息,告訴著她:「 妳並不屬於這裡 」 / 這也讓我想起,在米契爾.杜米爾的《人行道》中,敘述著街道上的男性無家者,其 如廁 的需求是如何一步步 被排除 ,以及 感到被排除 : 某人因為自覺骯髒、不體面而主動遠離附近餐廳的廁所,或是長期在麥當勞消費的他,卻因為無家,而被拒於「消費者才能使用」的廁所之外。 上述種種事例,都讓我感受到在這個狀態與身份下,其生存空間是不斷地被壓縮。 而且被壓縮的不只是物理上的空間,還有心理上的空間,是一種長期被忽視、被排除的感覺,一種 這個空間不屬於我 的感受。 / 對啊,那,我要如何才能繼續在街頭上生存下去,甚至是還有勇氣能夠再次爬起呢? 在真圖上,碗粿總是提及在流浪期間所受到的幫助。像是在流浪初期,一位同樣睡在街頭的大姐讓出了身旁的空位照應她,或是萬華的在地組織提供了中繼型住所,讓其得以暫時脫離街頭並漸漸邁向自立等。 總是能感受到在生存空間看似都被壓縮的情況下,社會上仍有許多事物試圖 撐起一個個能夠容身的空間 。 不過,除了這個,我其實更加佩服的是碗粿那強大的勇氣與想望,在這個備受污名與歧視的環境中,也 為自己撐起一處得以生存的空間 。 ░░░░░░░░░ ✏ 芒草心實習生 禕依
- 街遊活動費用調整公告
打從街遊創立以來, 實體活動 一直是我們推廣無家者議題的主要方式。對我們來說,每場活動都是獨特的,也各自需要不同的巧思,去促成多方的對話和理解。 而在努力開發出各種活動的同時,我們也希望它們可以 長長久久繼續下去 ! 所以,在團隊仔細討論近年新增的營運成本後, 街遊導覽、真人圖書館、艋舺走撞預計於 9~10 月間 陸續調整為新的報價 。實際變動將以預約表單的說明為準,請於填單時再幫我們多多注意了 🔍 除此之外,活動通 accupass 上可找到的公開報名場次,票價也已調整完畢( 偷偷大聲說: 9 月的賈西亞導覽、社工導覽 還是 舊票價 ,要買要快! ) - 以上變動需要大家的包涵和體諒,但不變的是,不管面對哪種參加者,我們都期許自己能 呼應不同對象的需求 ,讓大家能在過程中有好的體驗和交流~✨ 期待往後在活動中與你相遇! 🎠 各活動預約表單傳送門 👈 🎠 導覽/真圖公開場次報名 👈 / 「 推開門,看見獨特的人生風景。」 街遊 Hidden Taipei|芒草心專注在社會溝通的專案
- 「街角串門子」夜訪體驗.正式上線
晚間,閃爍的招牌逐漸暗去,平時熱鬧街道只剩零星幾人,空蕩的騎樓少了燈光、在柱子的遮掩下,給了無家者們一個歇息的空間。 夜色之中再更定睛瞧瞧,其實天橋上下、公車亭、長椅,都有人帶著家當坐臥著。 避開視線、害怕打擾不熟悉的人 可能是你我的共通習慣,不過今晚的任務,是扛著罐頭乾糧等物資,到街頭跟大哥大姐串串門子! 聽完街遊夥伴傳授 上街指南 ,再加親身示範,一回生,二回熟。整趟串門夜訪結束後,大家 一改最初的忐忑神情 ,紛紛跟我們說: 「看似很難靠近的服務對象其實都很和善,沒有想像中這麼難靠近」 「沒有想像中那麼可怕和臭臭。年紀好像都偏大,不是每個人都會乞討」 眼觀四面耳聽八方, 觀察隱身在人流中、角落間的某些神情與身影 ,加上難得可以和大哥大姐們你一言我一語,很多人都有了非常具體且真實的新發現: 「行進中/工作中的人 很忙 ,不一定會願意接受物資」 「有人覺得收物資有點丟臉」 「沒有需求的人也會委婉拒絕, 把物資留給別人 」 這些都是幾乎不會出現在報章雜誌上,卻再深刻不過的一個個街頭樣貌。 除此之外,在走訪流浪場域的同時,參加者們會聽到街遊夥伴分享無家者個人故事、議題背後的結構因素, 從工作者的角度認識無家者族群 ,了解從街頭回到家屋的漫漫長路。 以上的體驗和場景,是否就是你長久以來的好奇跟期待呢? 不妨號召身旁志同道合的、願意踏出一步的同儕同事/親友們, 我們一起手提物資上街去! 🌃 街遊官網完整版圖文介紹 👈 🌃 街角串門子預約表單 👈
- 就是這週六!2024 培根市集蹦跳登場!!
今年街遊夥伴們也強勢加入了顧攤行列,而芒草心一共出了 兩攤 ,準備讓大家有吃有喝有聊有得買!提醒你記得出門走一遭,別錯過這次網羅「吃吃喝喝.生活好物.手作體驗.議題聊聊」的 萬華夏日盛事 ! 🪇🪇🪇 自家攤位預告 🪇🪇🪇 ➊ 心手村|摺疊飯糰、冰涼冬瓜茶 培力中心今年熱烈開跑的「 軟食計畫 」,把無家者總舖師們聚集起來,分工合作客製出適合服務對象食用的便當。有多軟?不到布丁這麼軟,但注重的是菜梗切小、白菜燉軟的一種「 牙口友善 」。 這次三位大廚在培根市集登場,將會對摺再對摺,摺出一個個定番口味: 鮪魚&肉鬆 料滿滿飯糰 ,無飯不飽的你~快來品嚐看看大廚好手藝! ➋ 芒草心|纏繞畫杯墊、手編掛飾 一個月裡有幾個下午,手藝達人志工總帶領著已安居的大姐&其他夥伴聚在一起,邊聊邊動手,陪伴彼此之餘也變出各種 實用手作小物 ! 這次要販賣的是 纏繞畫珪藻土杯墊、棉繩手編掛飾 ,花樣色系都獨一無二,來挑一個中意的回家,讓它點綴你的日常吧~~~ / 🥓 培根市集:走吧哪哪!去萬華!🍌 時間|2024.8.3(六) 11:00-17:00 地點|莒光社會住宅(台北市萬華區萬大路22號) 百聞不如一見,我們週六見! 🛒 必見!市集攤位懶人包 👈 🎤 知識能量!短講陣容整理 👈
- 飛機先生:半退休日子的大小事
這幾天關注風災的新聞,也反思著關於 生命的無常 。其實街遊身邊的大哥大姐們雖然已經脫離無家的狀態,但 身體狀況、工作與經濟還是多半起起伏伏 ,所以我們常常用閒聊去旁敲側擊大家的近況。 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好久不見的 飛機小故事 吧~ 不想再依賴安眠藥入眠的飛機先生,維持早睡早起、勤跑醫院復健脊椎已經有好長一段時間了。前陣子身體的不適終於趨緩,可以暫時不用天天去醫院報到,也可以 重啟大誌的販售 了! 已經是街賣老鳥的飛機,常常分享他的銷售經:「 要定時定點出現客源才會穩定,不然宣傳作再多都沒用! 」,這聽起來不難,但以飛機 70 幾歲的高齡 + 身體狀況來說,#久站久坐都是極大考驗,所以恢復街賣對他來說,其實是個大大的里程碑呢(有路過北車 M8 出口,歡迎找找看他的身影) (2024.07.29 更新:飛機最近腳還在復原中,所以暫時比較不常出現,請大家佛系一點囉XD) 除此之外,前陣子我們還一起解決了租屋契約更新的問題,最近這幾週則是在密切關心他蜂窩性組織炎的復原狀況;其實 「半退休」生活,也是要花些力氣才能一帆風順的呢 。 / 某天我們約飛機來喝咖啡聊是非的時候,還不經意聊過 身後之事 。那時他很乾脆地說:「我如果怎麼了,趕緊火化處理掉就好」 原來,在飛機眼中,辦告別式是件勞師動眾又花錢的事,所以並不想麻煩還在世的親朋好友,甚至那些只有一面之緣的人。他還補充:「 如果活著就把握機會見面,那這樣的儀式是不是就可以不用了? 」 一面受到飛機價值觀的洗禮,我們也接著說: 「好像也有道理啦,我們尊重你的想法。街遊這邊有這麼多關於你的文章照片影片,所以我們也可以用其他方式記得你,不用怕大家會忘記你!」 (說是這麼說,到時候會不會哭得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又是另一回事了) ⋄ ⋄ ⋄ 時間拉回上週跟我們通電話的飛機。聊著聊著,他突然說「最近過得真的是還不錯, 會想要再多活幾年 耶」,此話一出,也是讓我們蠻感慨的。 最近,努力養好身體,經濟上也終於稍有餘裕的他,除了笑聲又更加爽朗,也願意參加忍痛拒絕多次的出遊活動了,好似緩慢步向終老的生命又重新燃起期待。 但看著這幾天的新聞報導,也不禁想著,社會上的很多角落,都確實有著為生存及生活打拼的人們啊。遺憾的是,我們有時還是要被迫面對 生命的戛然而止 。 所以,最後最後也想藉此 衷心祈禱,人人的身心都能多一份平安以及安穩 。
- 悄悄觀察碗粿的真情流露
幾個月前的一場碗粿真圖很特別,因為台下的聽眾是一群小一到小六的小朋友。但現在回想起來,那天的碗粿好像更特別。 / 特製的插圖版簡報加上白話補充,也多虧老師事先帶大家走過導覽或課前引導,小朋友們用閃亮專注的眼神聽完全程,很快地就順利來到了問答環節。 「有小朋友好奇,你 對現在還在流浪的無家者會有什麼建議 ?」 「我會建議他們還是要 自己去工作賺錢 ,因為我在流浪期間,有次真的很沒錢的時候經過麵包店,看到好好吃的麵包卻沒辦法買的時候,真的好難受喔。」 本來以為是個會被輕輕帶過的老題目,但那天碗粿的回答卻意外蠻深刻的,在一旁的我感受到情緒的波動,還忍不住注視了他的側臉。 結束之後,我們難得和小朋友們有充足的互動時間,有些小朋友忙著分頭打掃,有些則列隊前來送碗粿精心準備好的小禮物: 彩色的小黏土花籃、一幅寶石的畫、手寫信、拿來紓壓的捏捏樂......,等大家送完東西,也陸續說完感謝跟鼓勵後,最後一位小男孩好像想說什麼,但上前之後又把話吞了回去。 老師只好幫忙開頭:「如果你覺得碗粿阿姨今天的分享很棒,可以說謝謝啊~~」 但小男孩還是欲言又止,僵持了一分鐘,竟然是由碗粿打破沉默: 「那你覺得我漂不漂亮?」 只見小男孩快速點點頭,然後就害羞跑走了!在旁邊忙著跟老師們笑成一團的我,心中其實也驚訝不已,畢竟還是第一次聽到碗粿開人玩笑! / 並肩坐在回萬華的公車上,因為看碗粿今天蠻開心的,剛剛跟小朋友互動時也笑得很慈祥,就趁機問問碗粿今天的感想,沒想到碗粿說: 「其實我覺得我遇到瓶頸了。」 「有嗎?!你是覺得講的時候有卡住嗎?我覺得今天很順啊」 沒想到碗粿的意思是,他 想讓分享的內容更豐富,也幽默一點 ,就像我都可以隨時幫他補充很多東西。 「蛤我就是很會亂講話而已啦,有時候剛好想到一些從社工那邊聽來或看過的事情,就順便多講一點~可能也跟我平常開會要一直講話,又很喜歡跟同事講幹話有關吧」 繼續聊了聊才知道,碗粿從以前就不會開人玩笑,現在也不太會跟一起洗碗的同事聊天, 平常根本很少有跟人對話的機會 。所以,我一邊說著「應該沒有比電台主持人更會聊天的了」,一邊順手傳了那陣子常聽的旺福 podcast 給他。 「......但你剛剛都可以開弟弟的玩笑了,我覺得你很有潛力!」 ⋄ ⋄ ⋄ 發現碗粿很多新的一面的隔天晚上,剛好有場在入船廳的真圖。 沒想到才過了一天,碗粿就開始嘗試 在原本的故事裡加入補充和舉例 ,感覺也更放得開了。 印象深刻的是,在他以俐落的西裝外套打扮,順口說出新金句「 別人的屋簷再大,都不如我手上的那把傘 」的時候,我忍不住接「哇你剛剛講那句的時候好像什麼總裁喔」,而碗粿也笑著伸手拍了一下我的肩膀。 突然覺得,看著身旁的講者能 越來越享受在分享的過程中 ,真的覺得蠻開心的。 不知道又過了幾個月,碗粿的幽默功力提升到哪了呢? 即將到來的八月,一起來聽一場充滿獨特魅力的分享,也跟碗粿聊聊天吧 🌟 ░░░░░░░░░ ✏ 街遊夥伴 欣容 🔮 碗粿的真人圖書館——漂遊的靈魂旅行者 |日期:2024.08.20(二) |時間:19:00~21:00 |地點:艋舺入船廳 |報名: https://www.accupass.com/go/livinglibrary2408
- 街遊夥伴幕後小記:詠舜_身分上的轉變
從當時在當志工的時候,到現在實際成為工作者,依舊會被問的問題就是「你怎麼會想要關注無家者議題」,說起來很冠冕堂皇,其實就是想破除對於無家者上的汙名化標籤。雖然一直知道有這樣的事情,但也是在我 實際遇到 後,感受才會如此鮮明。 在參加流浪生活體驗營的第二天早上,我跟同組的學員還在為前一天工作痠痛不已,但北車通勤的人潮一大早就絡繹不絕,我們也只能被迫起床開始整天的行程。 突然有一位清潔阿姨靠近詢問我們在做什麼,開始分享了之後,她卻勃然大怒,嘴巴裡說著「 爸爸媽媽給你們讀大學,不是要你們參加這樣的活動 」、「 你們應該去體驗成功人士的人生才對 」等等。 在當下,雖然我有著一肚子的不解,或可以說是不舒服,但看著無家者導師面露出為難的表情,我也知道跟她作多餘的討論,是對這個場面沒有任何幫助的;這也讓我更清楚了,許多的怨懟來自許多的不理解 ——「 妳/你不知道倒在這邊的這個人經歷過什麼 」。 ⋄ ⋄ ⋄ 在身分轉變的這段期間,最讓我覺得明確不同的是,跟導覽員(賈西亞)關係的轉變。 在過去的時間裡,我只需要跟老賈建立好關係,偶爾遇到的話就閒話家常,如果去伴走的話,就記得完成庶務性的工作就好;但成為工作者之後,跟老賈的關係又更加密切了,不僅僅是需要做到前面所說的事情,還要跟他共同討論 導覽回饋內容、日常財務規劃 等等,多了許多 互相協調 的時刻。 但老實說老賈個性很好,基本上都會接受大家的意見,雖然偶爾也是會賴皮,但你當下跟他說下次不要這樣,他大概又會變成一副很可憐的樣子,讓你不得不接受他的道歉XD / 從實習生到志工,最後到現在的工作者,不知不覺也過了將近五個年頭(茶),對於無家者議題甚至可以說是貧窮議題,有著更多的了解及深入。畢竟假設之前只花了 2 成時間,現在可能是花了將近 8 成時間XD,雖然花了更多時間及精力,但也意味著可以做更多的想像及實踐,也很期待跟著芒草心,或是其他單位可以有著不同的火花迸發。 --- 雖然也有一些誤打誤撞加入芒草心/街遊的夥伴,但俗稱「萬華地縛靈」,從學生時期就開始在萬華探索或耕耘貧窮議題的同事也不少!詠舜在加入街遊後,會跟我們分享一些從早期就感到兩難的問題,也很常拋出一些好玩的鬼點子(雖然做不做得出來又是一回事了嗚嗚)每當這時我們就會感覺到一種長年的累積,也讓團隊有一股神奇的動能 🙌
- 翻開人生命運卡後,我們看到的是......
這次與社區實踐、兒少議題的結合,雖可以回溯到兩年前就埋下的緣分,但正式開始討論、籌劃後,我們才真正翻開了迪安、品毅兩位少年,以及街遊講者小潘的人生命運卡。 對照小潘已對自己過往的經歷有所反芻,和另外兩位才即將升上國一、高三的少年聊起往事時,他們總給我「 正在青春期的快節奏裡,所以無暇回頭 」的感覺:兩三年前在學校遭受的對待、發生在自己身上的大事件,若不是旁人主動問起,好似早就拋諸腦後了;就算成功聊起,也或許因為 已用單純的想法消化完畢 ,故多是輕描淡寫。 所以,我們常得靠多年陪伴迪安、品毅一起走過大小事的社實夥伴們幫忙補充、旁敲側擊,花了一番工夫後,才漸漸了解少年們的成長過程和心聲。 / 而往往 不太擅長提起曲折童年的小潘 呢? 他早在籌備初期就主動傳了一篇長長的、長到 LINE 會改成用記事本模式呈現的 自傳 過來——從身世家庭到各個求學階段,以及後來提早出社會工作,再掉落街頭的心路歷程都紮紮實實記在了裡面。 那是一篇有點難嚥下去的文章,但讀著讀著,會更加理解小潘 為何在當初真圖培訓過程,會需要一再克服緊張與信任的課題、為何這麼慢熟、為何對公部門有時會比較防備 。閱畢,除了感謝小潘願意分享那些年的故事,也佩服他著手梳理那一切的勇氣,更震撼於: 原來成長過程的經歷,會這麼深遠地影響著後來的他,儘管那些青春期的人事物早已都物換星移。 ⋄ ⋄ ⋄ 為了收集故事的材料,我們三番兩次找來這些主角們,每次聊天兼練習的人數都多到很像親戚聚會。因為講者年齡層、個性特質的不同,也很常出現很多意外的節奏感(例如某次討論到一個段落,品毅也剛好旋風般地騎著單車跟朋友消失在夜色中) 除此之外,不確定是不是因為年紀輕輕就經歷了風浪,兩位少年的用詞和行為雖然算「適齡」,眼神和想法卻常常給我一種 超齡 的感覺。 像迪安在小時候看著擁有壞習慣的同儕等人,就 早早立志當個「乖小孩」 ,直到現在轉進高職,也依舊堅定把持著自己,但談起自己在角力隊的經歷或想進演藝圈的夢想,眼神又更是閃閃發亮;而品毅雖然看起來調皮愛玩,但其實也有謹慎交友的一面,更有一顆很為家人著想,也 願意付出時間跟能力照顧人 的心。某次練習到一半,他說起自己喜歡「可以帶我去沒去過的地方的人」,才讓我驚覺,原來 廣泛又獨特的交友圈,就是他拓展視野的媒介 。 / 這些表象行為之下的特質,要不是陪伴在孩子身邊的人,其實真的很難有機會理解,也間接造成他們被貼上一些標籤 。 少年們的確和無家經驗者一樣,都像擁有著多張特殊的人生命運卡,而卡片背後則記載著很多值得我們去聽的故事。 活動那天,我們一起先透過堆疊祕密基地,訴說一些 對安身之處的想像 ,也透過聆聽、談論故事與議題,又讓內容更為流動和發酵。最後再用卡片,讓感想和祝福化為實體......,活動在數個小時中落幕,那,這些故事會傳得更廣更遠嗎?這次的活動會產生任何影響力嗎? 我相信會的,因為透過這次機會,我們已經收到很多支持和建議、累積不少經驗,三位講者和工作者們也在相處的時光裡默默累積了些改變或發現。感謝參與過程的每一個人,也真心期待,未來能再用各種形式和大家說繼續說故事! ░░░░░░░░░ ✏ 街遊夥伴 欣容
- 消暑計畫 coming soon…
街遊夥伴們都會跟志工們, 有著一個月固定一場的聚會,人稱「志工小夜會」。 在這個夜晚裡,我們會作近況分享、導覽狀況討論等等, 最重要的是,大家會絞盡腦汁想著一些有趣的計畫。 上週眾人吃著冰豆花, 突然有志工靈光一閃地分享「不知道無家者們都怎麼消暑的?」 :「我想到可以去有冷氣的公共空間裡休息」 :「感覺露宿的人們更容易受到天氣影響~」 :「我自己住頂加,所以覺得生活品質沒有這麼好的房屋也影響很大」 :「聽說公園裡有人會買包衛生冰塊當枕頭」 :「老賈也有說到之前的天氣沒有像現在這麼極端!」 大家開始紛紛拋出自己的想法。 最後決定不然就來採訪分享者們, 或是問看看露宿的人們好了,想必他們有著許多小秘方。 所以 消暑計畫 逐漸成形,有成果會再跟發文分享, 如果沒發文就是... 🤫 p.s. 圖文不符之其實是去年流浪生活體驗營的照片,因為看起來真的很熱
- 限定版真圖,緊鑼密鼓籌備中!
下下週終於就是兒少 x 無家議題真人圖書館「翻開人生命運卡」了! 擅長拖別人下水的我們,除了找來 社區實踐 以及小潘、迪安、品毅三位分享者,開場的共作環節,還請到 無所事試工作室 帶領大家搭建屬於自己的祕密基地。前天試作時,一夥人憑直覺迅速抓取眼前的積木、彈珠、彩色絨球等媒材,神奇的是,明明使用的東西大致相同,堆成的形體卻是天差地別。 我們隨後簡單地對彼此分享自己對祕密基地的想像,有人想要有自然圍繞讓自己可以好好休息充電,有人則想要一個快速滑梯,讓他休息好了又可以一瞬間回到平時的生活圈。 今天我們則是把小潘約來,一起梳理他兒時的重點經歷跟回憶,當中有溫馨玩樂,也有使童年就硬生生急轉直下的瞬間。資訊量其實多到令人有點招架不住,不過挑戰有脈絡地呈現給大家,也是做真圖有趣的地方。 而,為什麼我們要特地去回顧那些埋藏著苦痛的記憶呢?或許某方面來說,是我們期待透過分享,可以傳達一些至今沒有機會公開談論,卻又重要的事情;也深深希望,可以藉由訴說去間接改變一些什麼,讓那些苦痛不要被一再複製。 / 感謝大家的踴躍報名,讓講座的票券在默默加開後也只剩最後 3、4 張了!小聲提醒有興趣來參加的你,早點把票買起來唷~期待相見!! 🎲 翻開人生命運卡!無家者與少年的真人圖書館 |日期:2024.06.26 (三) |時間:19:00-21:00 |地點:艋舺入船廳 |詳細與報名:https://www.accupass.com/go/thehumanlibrary_2406
- 當時你掉到街頭的感受是什麼?
標題這個疑問,大概是賈西亞最常在導覽中被詢問的, 每次聽到這個問題,他總是開始侃侃而談他的流浪史, 在他講到差不多的時候,我補充詢問「那你怎麼想你流浪這件事情」, 賈西亞當下一時不知道說什麼,但以我對他的了解, 對於很多事情的的默默接受,才是賈西亞最真實的反應。 就好比工作人員總會閒聊,如果要說哪個分享者的時運最不濟, 賈西亞如果是第二,大概沒有其他人可以說第一(笑) 他流浪的開端是在航海工作上,碰巧地遇到的腦膜炎, 整艘船上幸運的沒有任何人得到,除了他之外。 因為生病的關係,讓他開始在就業市場上的劣勢, 也讓他一步一步往下掉,最後也只能在街頭上。 但發生了許多事情,賈西亞還是欣然接受, 甚至鮮少聽他抱怨命運或是時機, 或許是腦膜炎讓他容易忘記難過的,也或許是腦膜炎教會他樂觀, 因為在停頓了幾秒之後, 他總會大笑著說「難過是一天,開心也是一天,那我會選擇開心」。 ░░░░░░░░░ ✏街遊夥伴 詠舜 來跟賈西亞在台北後站來場午後漫步吧! 聽聽他怎麼會一步步離街頭越來越近,又怎麼一步步離開街頭。 🚂 賈西亞「北車迷城生存指南」導覽 》 |日期:2024.06.29、07.27(六) |時間:六月 10:00~12:00/七月 16:00~18:00 |報名:六月場次 https://www.accupass.com/event/2404020326208715360480 七月場次 https://www.accupass.com/event/2405060852106087514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