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Search Results

以空白搜尋找到 246 個結果

  • 梁兄的藏寶圖 ‧ 幕後:一位導覽員的誕生!

    老實說,已經不記得第一次見到梁兄時的感受,只記得是因為「貧窮人的台北」的系列活動——城市大縱走而相識,在結束後覺得路線內容、梁兄的個人特質都蠻適合轉成萬華的街遊導覽路線,才進而培訓他成為 「梁兄的藏寶圖」 的導覽員。 與梁兄的互動,也漸漸因為熟識而自(隨)然(意)起來,於是也就常看到梁兄帶著一公升裝的可口可樂來培訓,並在我們一同湊近講稿時打了個大嗝的這種事;或者是嘴裡總嚷嚷著該存錢,可當練習時問他手邊還剩多少,都會見到他笑嘻嘻的回頭對我說:「兩百元。」 本想這樣的態度,會不會對導覽也同樣的輕浮,想不到一跟梁兄確認導覽上架的時程後, 練習時他認真筆記,回家也沒忘記完成「回家功課」,將還不熟悉的講稿順成流暢的口說內容 。與志工外出練習的日子,他也鄭重的穿上正裝,一頂紳士帽顯示出他 對導覽的重視 。 最近,他還喜孜孜的說他得到一本空白的日曆筆記本,可以 好好地記下每個被預約導覽的日子 。 「這樣就不會忘記了!」他認真的說。 那瞬間我也不由得的感動了起來,雖然可能明年中秋還是存不到買手機的錢,但現在我能感受到他和我一同期待每個導覽發生的日子! ░░░░░░░░░ ✏ 街遊夥伴/梁兄導覽培訓者 曼曼 🗺️ 12/15 就是梁兄正式上線的首發場了,歡迎來一睹新導覽員的風采,也讓他帶你認識獨特的萬華! 詳細資訊與報名 👈

  • 北車導覽明年再見!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導覽預約表單上的北車路線,悄悄地多了「 到2025年前已經額滿 」? 因為賈西亞前陣子被預約了比較多場次,工作人員擔心他太疲累,所以在跟他討論之後,決定在明年(2025)前都不會接受預約喔!如果有想要約明年場次,一樣可以填寫表單喔(老賈目前身體跟經濟狀況都是沒問題的!請大家不用擔心~) 今天跟賈西亞說,要在粉專上分享這個訊息他有沒有什麼想說的? 「感謝大家的體恤, 要聽我導覽的人明年再見啦! 」 說完之後老賈像是突然想到什麼,「大家還是可以先去聽 梁兄 的導覽阿~每個人的故事雖然不同但都很精彩」,原來是前輩沒有忘記提攜後輩阿 ✨✨ 📯 明年一月的導覽場次已上架,歡迎報名唷!! https://www.accupass.com/organizer/detail/899131827955068

  • 在街角串起的緣分

    步出捷運車站,迎面而來冷颼颼的風夾雜著雨絲都在提醒我們,冬天真的來了。 上週五晚上,一群 法國東方匯理銀行 的大小朋友們和我們在西門集合,大家把打包好的一袋袋物資背上肩頭,兵分兩路開始尋找街頭角落正準備休憩的無家者,把溫暖送到他們手上。 一開始大家有點怯生生的,但一回生二回熟,大家逐漸比較自在,慢慢能跟還沒休息的大哥大姊聊起來了。到了路線的尾端大多是比較隱密的露宿點,很多大哥大姊們在寒冷的天氣已早早休息,我們就靜靜的把物資包放在旁邊,畢竟要好好休息才能儲備體力應付明日的工作。 走在西門燈光閃爍的街頭,我指著某個網咖的招牌,問大家知不知道 過夜 8 小時的包台優惠 對很多經濟困窘的人來說,是個負擔得起的小小奢侈?也談起了生活在街頭不只對身體健康有影響,許多人也因此陷入 長期憂鬱 的狀態。 對社工而言,要怎麼讓街頭上的個案穩定就醫、恢復身心健康,是一個很大的挑戰;沒有良好的身心狀況,要他們擠出力氣改善生活處境更是難上加難。 ⋄ ⋄ ⋄ 回到西門地下街的角落,大家分享著剛剛和大哥大姊們交談的印象: 「我本來以為他們應該遇到陌生人會比較防備,但是其實大多態度很友善很願意和我們交談欸。」 「我跟他們接觸時已經不會害怕了,其實他們大多數都很友善,跟我們交談時也很開心。」 「無家者們也會互相彼此照顧對方,他們不會一人獨佔所有資源,也會讓志工把物資給更需要的人。」 「​​其實 homeless people 也是一般的人,實際接觸後,並沒有想像中那麼有距離。」 雖然只是一個短短的兩小時的行動,但是大家願意打破心防,放下偏見和大哥大姊們互動,就是一個很好的開始了。而最後大家分享一路上的觀察和領悟,紛紛表示這次行動讓他們破除了不少對無家者的刻板印象,之後也很願意繼續關注這方面的議題,也為這個活動劃下溫暖的句點。 ░░░░░░░░░ ✏ 街遊夥伴 Cyndi 這個週末,我們有一場由芒草心外展社工琳琳帶領的西門導覽,帶著大家從社工的角度出發,看見無家者故事背後盤根錯節的糾結,還有在直接服務時會面臨到的兩難。如果大家想要更進一步瞭解這群人的話,千萬不要錯過這個機會喔! 🚦 社工導覽:跳進倒影西門 ​ |日期:2023.12.10(日) |時間:14:00~16:00 ​ - ​ photo:街遊志工 毅軒

  • 姨起去練習!繼續把拾荒和無家議題拌在一起

    上個禮拜,我們和 五角拌 的夥伴宏翊、拾荒阿姨不倒翁又聚在一起,除了閒聊關心彼此(例如大家的新綽號、舊綽號,或是不倒翁最近新入手的彩色小鐵琴)也為時隔一年半的真人圖書館合作認真複習。 複習什麼呢?限定場的重頭戲「 慢問慢答 」設計了一連串的題目,讓兩位主角可以一路從拾荒、流浪日常,聊到各種酸甜苦辣、心路歷程。練著練著也默默發現, 承受許多不為人知的辛苦、 容易受到他人眼光與指教 雖是小潘和不倒翁的共通點,但兩人保護自己、消化內心感受的方式卻很不一樣。 這些方式隨著時間,累積成他們的生存智慧、看待大小事的價值觀,有時候鼓舞著一旁的我們,有時帶我們反思從未體會過的深刻現實。 很期待在活動當天把這些分享給大家!也歡迎你帶來自己的疑問與好奇,透過現場對話,更貼近那些穿梭在城市中的神祕身影一點。 🌲  姨起去角遊|無家者與拾荒者的真人圖書館 ​ |日期:2024.12.17 (二) |時間:19:00-21:00 |地點:艋舺入船廳 |報名: https://www.accupass.com/go/thelivinglibrary1217

  • 好評復刻!姨起去角遊|無家者與拾荒者的真人圖書館

    「為什麼他會撿回收?」「為什麼他要流浪?」 ​ 「撿這一大車可以賣多少錢啊?不會覺得很危險嗎?」 ​ 「沒有想過去工作存錢租房子嗎?」 ​ \好評復刻!/ 街遊 x 五角拌 Ngóo-kak  限定合作場 姨起去角遊|無家者與拾荒者的真人圖書館 ​ ⋄ ⋄ ⋄ ​ 走在萬華,你會發現舊時代蛻變的痕跡隨處可見,街角騎樓各自聚集起人群,彷彿每天都有祭典上演。不過,似乎有一些人隱身在其中,或說,他們其實格外醒目—— 無家者 ,以及 拾荒者 。 ​ 在萬華深耕議題的我們,因為工作的關係多了很多跟這些人們談天打屁的機會,幾天幾月幾年過去, 我們發現這些拾荒阿姨、無家者大哥大姐是繽紛的,甚至散發出異於常人的光芒 ;但不知道為什麼,對很多人來說,似乎並非如此。 ​ ​ 最初那些疑問,是不是也曾經,或正在你腦海中盤旋呢? ​ 在這場街遊和五角拌合體舉辦的真人圖書館裡,我們邀請到拾荒阿姨不倒翁和曾經流浪的青壯年小潘,來到現場跟大家一起坐下來聊聊天。期待你心中的好奇、不解,都能以一種溫柔的方式化開,同時也看見一些新的、有趣的發現。 ​ ​ 🎨 特製環節|姨起去角遊.寫生 time ​ 自甘墮落/認命豁達,分別是什麼顏色? 脆弱/可憐/動人/堅韌,要用哪種力道和線條去表現? ​ 聽不倒翁、小潘及工作者們分享前,會先邀請大家畫出腦中原本對無家者/拾荒者的想像,也會在最後給大家加上幾筆新印象的時間! ​ 印象是人人不同的、畫畫是自由的,一起憑直覺記錄自己的轉變吧! ​ --- ​ 🌲  姨起去角遊|無家者與拾荒者的真人圖書館 ​ |日期:2024.12.17 (二) |時間:19:00-21:00 |地點:艋舺入船廳 |報名: https://www.accupass.com/go/thelivinglibrary1217

  • 「梁兄穿搭色票」導覽路線踩點記!

    新導覽員 梁兄 是個穿著品味獨特的奇男子,雖然導覽時幾乎都是襯衫加背心的正裝風格,但平時跟我們培訓、聚會、出遊的時候,常常以多變的穿搭現身,就連有點謎樣的單品,都在他的自信之下看起來相當合理(到底為什麼) 靈機一動,帶著這一年來收集的 「 梁兄穿搭色票 」 走在他的導覽路線上,嘗試和街景裡的顏色配對,沒想到真的有些收穫!!也默默覺得,梁兄的穿搭其實很萬華, 各種族群和文化都在這裡共存,漫步在其中,總會獲得很多驚奇和新鮮感~ 如果你還沒體會過這樣的萬華,歡迎跟隨著梁兄的腳步來逛逛,除了經過圖中小彩蛋,我們更會重點停留萬華區公所、艋舺公園、西昌街、艋舺夜市、萬華社福中心、香香澡堂,為大家帶來滿滿關於流浪與生存的故事!  🎩 梁兄的藏寶圖|隆重首發場 .ᐟ.ᐟ.ᐟ ​ |日期:2024.12.15(日) |時間:10:00~12:00 |報名: https://www.accupass.com/event/2404230951521152235861

  • 與老賈在平凡又特別的日子相見

    昨天是個跟賈西亞有約的一天,所以早早進了辦公室,準備了要跟他確認的事情。 ​ 一如既往地老賈提早了 10 分鐘到達,走進去時就聽到他正在看的影片,以及他哈哈大笑的聲音。進去閒聊了一下,也順便問了他上週末跟我們去看貧北的感想,當下小潘分享了自己的創作,也很碰巧的有了船的元素,剛好在老賈的守備範圍(?),所以他也侃侃而談了之前的水手生活。 不過今天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事情,就是每個月的固定存錢!跟他分享了一下最近的導覽費收入,也一起把這個月的導覽費存下來,現在他可是每個月都可以至少存 6000 元的人呢~ ​ 昨天也剛好是他的生日,問了他有沒有什麼願望,於是他許了這三個願望: ​ ➊ 大家身體健康 ➋ 想要賺大錢 ➌ OOOO(第三個願望要保密) ​ 這些願望雖然很常見,但也代表著每個人想要的都差不多吧! ​ 歡迎大家在文章下面祝他生日快樂,我們會再轉告他的XD

  • 梁兄的藏寶圖.萬華無家者導覽全新上線!

    導覽員梁兄原先有穩定工作,卻因新冠疫情失業、滑落街頭。 流浪期間,他做過許多低薪的 臨時工 、粗工,也受過許多 萬華社會單位 、民間團體的服務,更發掘了不少 銅板價的享樂之道 。 漸漸地,描繪出屬於自己的一張「藏寶圖」! ....... 💎 🏺 👑 ....... 邊走在藏寶圖上,梁兄會邊介紹協助自己度過失業的紓困經歷,以及在手頭不寬裕時,仍然可以購買衣物幫助自己走過寒冬的攤販等等。 短短一公里的步行距離,集結著無家者生活、工作、吃穿,也包含了都市狹縫中,梁兄 流浪時的生存軌跡 。 預告好久的新路線終於正式推出,如果你感到好奇,就快加入我們的尋寶行列吧! 🎩 梁兄的藏寶圖|隆重首發場 .ᐟ.ᐟ.ᐟ ​ |日期:2024.12.15(日) |時間:10:00~12:00 |報名: https://www.accupass.com/event/2404230951521152235861

  • 貧北展間導覽:走進碗粿/梁兄的房間

    踏進「 貧窮人的台北 」主展區——剝皮寮,你可能會撞見兩個熟悉的名字,畢竟真人圖書館分享者 碗粿 、即將上線的導覽員 梁兄 ,都成了今年芒草心展間的主角! 為了這次展覽,夥伴們更深入訪問了兩位 流浪時的感受心聲、租房後的喜好與休閒生活,曾經失去的、重新擁有的,形成了不少深刻的對比 。 在即將到來的 11 月初,我們將以「展間導覽」之名,邀請碗粿、梁兄現身與大家分享、互動,也會準備好兩位各自喜愛的飲料,歡迎大家來作客!活動免費、名額相當有限,歡迎及早報名 ٩(๑•̀ω•́๑)۶✨ |展間導覽場次 【皆已額滿】  11/2(六)11:10-11:50(梁兄)  11/3(日)10:10-10:50(碗粿)  11/3(日)11:10-11:50(碗粿)   報名表單請點我 👈 【皆已額滿】   請提前參觀過主角的房間 ,在互動環節會有最棒的體驗唷~ |地點: 剝皮寮歷史街區 康定路173巷17號 2024 貧窮人的台北《白日夢遊》 。主展區: 剝皮寮歷史街區 地址:台北市萬華區康定路173巷37號 營業時間:二三四 10:00 - 18:00,五六日 10:00 - 20:00(週一公休) 。衛星展區: 一碼IMMA 地址:台北市萬華區中華路二段334號B1 營業時間:三~日 13:00 - 20:00 。衛星展區: 小紅厝月經博物館 地址:台北市大同區重慶北路三段335巷40號 營業時間:每週五~日 11:00 - 18:00 ☽ 六大類型、超過 20 場系列活動,包含真人圖書館、團結之夜、跨界議題講座、行動論壇、線上心理測驗等,各場次及報名資訊請上今年貧北官網: https://wotp.oen.tw/

  • 志工與我們的「消暑計畫」

    秋老虎現身,你還記得今年撐過多少難熬的夏日嗎?抱著 「不知道無家者們是怎麼度過的」 這樣簡單的疑問,志工和我們捉住夏天的尾巴,拜訪了好幾位流浪經驗者。 趁著熱氣尚未完全退去,讓我們隨著志工韋翰的文字,一起回顧吧: 「每年的夏天,都可能是你餘生最涼的夏天。」 這一、兩年來常出現在網路上的一段話,描述的是日益嚴峻的全球暖化。雖然 高溫不停破紀錄 ,但我們大部分的人或多或少有個遮風避雨的住處,好一些的或許還有個冷氣,可以隨時把室溫調到舒適的狀態。 但在街頭上沒有。 看到新聞報導 萬華因為地理位置,加上有許多狹小的巷弄讓通風、散熱不易,成為台北 熱島效應的中心 ,同時也是在台北多數的無家者生活的場域,讓我好奇在街頭上的無家者要如何度過酷熱難耐的夏日。 訪問了幾位曾經或正露宿街頭的大哥大姐們他們的 消暑秘訣 ,有些會買結冰水抱著入睡、到附近的圖書館避暑或者到運動中心沖涼,住在附近的彼此也會分享他們的秘訣,或互相關照健康。 但即便有這些秘訣,他們也仍然遇到不少困境,像是 身體不適 、 食物容易腐壞 的問題,一位曾做過舉牌工作的大哥分享,他說舉牌沒辦法在陰涼處,即便準備好水和陽傘,仍然會熱到必須向雇主請假。 在艋舺公園訪問到一位大哥,他和我們分享他的觀察:「這裡夏天時大家的心情似乎會比較 浮躁 ,有很多人吵架。」 「那大哥天氣熱也會容易心浮氣躁嗎?」 「不會,不要去想那些事,心靜自然涼。」大哥用十分自信的語氣回答我們,彷彿心裡內建一台冷氣機,隨時都能調到舒適的狀態。 「心靜自然涼」在這越來越炎熱的世界還能是一種消暑秘訣嗎?還是是一種別無選擇下的無奈?我們要如何接住暖化下更脆弱的族群?訪談結束,我帶著心裡的許多問題,滿身大汗地走回入船廳。 . . . 回顧和反思在此告一段落,但接下來我們還打算用其他方式,跟大家分享我們的調查結果,敬請期待 🧊💦

  • 「好好感受和理解一個生命」的真人圖書館

    月初的真人圖書館,我們迎來了一位遠道而來的聽眾: 回想 10/5 這一天、安排了一趟關注貧窮的台北之旅,覺得還好有特地搭車北上!內心還是覺得太值得了......,在這座真人圖書館裡,內心有好多我意想不到的衝擊和感動!從飛機先生開口的那一刻我的眼神沒有停止注視過他,努力打開全部的感官,想要 好好感受和理解一個生命 ,對我來說,這件事情是重要的! / 我在想,究竟我和這些曾經流浪,或者正在流浪的人,差別到底是什麼? 無常或許是公平的,有沒有可能哪一天, 當發生一層一層的意外,能接住我的網子逐漸破洞,我會不會墜落到街頭?而 我真的可以在同樣的狀況下,快速振作,重新被社會接納嗎? 我一直都認為,善變才是不變,無常才是正常。 或許我和無家者之間的分界,並不是那麼地清晰,而 貧窮離我其實也並不遙遠 ,但在我還能有心力、餘力去理解每一個生命的現在,珍惜這樣的幸運,同時也能用溫柔的眼神看待每一個生命,提醒自己無差別的看待,並持續關注貧窮、無家者議題及其背後種種複雜的成因。 很多人都不是真的有那些「可憐之人必有可惡之處」的因緣才到街頭上生活的,多次接觸無家者的過程中,發現 許多無家者看似比我更需缺乏以及需要幫助,但卻比我還要慷慨 ! 我想當我關注這件「我認為重要的事情」的當下,內心波濤洶湧想做些什麼、眼神閃閃發光的樣子,並能影響更多人去理解、關注的這個過程,光是能撕掉一些些無家者身上未經理解的污名和標籤,或許就能讓這個社會更好一些了,對嗎? ⋄ ⋄ ⋄ 這位聽眾叫作慈徽,雖然礙於篇幅只能節錄他的部分初衷和反思,但看著看著實在覺得他簡直已經獲得街遊的真傳(?) 我們一直想分享給大家的,不外乎就是 這些容易被認為是走歪路、停滯不前的生命,其實都默默面對著各式挑戰跟困境 ,在理解之前,或許不用急著排斥或指責,在理解之後,更常是能 重新認識社會的其他角落 ,或 從生命故事得到意想不到的啟發 。 「 推開門,看見獨特的人生風景。」 我們需要更多人來加入我們 ,不論是跟我們一起談論或推廣議題,都會讓改變社會的行動更有活性、更有力量。

  • 《尋找棲所》紀錄片:一起看見更立體的小潘

    還記得兩年多前小潘剛成為真人圖書館分享者時,「家人」、「家庭」總是他不擅長提起的話題,偏偏,當分享完流浪時期不為人知的危險與辛苦,聽眾們還是會不禁從「無家」聯想到「回家」,並向台上的我們提出好奇。 我們能回答的,其實就像小潘如今在片中說的: 「好像沒有人可以像家人這樣子,無條件一直陪著你, 我的家沒有這個功能 。」 成長在這樣環境中的小潘,在青壯年經歷無家再到租房,曾被各種負面經驗侵蝕對人的信任,但回過神來,漸漸打開心門的他,身邊越來越多一起嘻笑扶持的夥伴。 小潘也用他細膩的眼光持續和世界互動,並在日常中、講座中訴說他的觀點,連那些不擅長提起的,也漸漸能向台下聽眾侃侃而談了。 很難形容這其中微妙的變化,以及小潘與周遭人們的關係,但片中可以窺見很多線索。 以下是完整紀錄片,除了觀看,也歡迎你一起把它分享出去, 讓更多人開啟對無家者立體面貌的想像 🌟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