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雷日昇
從事新聞及紀實攝影工作近三十年。因工作關係,雙腳幾乎踏遍了每一寸土地,雙眼看盡一切人情冷暖。親身見證過九七年香港回歸中國的大典,也拍攝過前美國總統克林頓,已故英國皇妃戴安娜等數不清的世界名人。但拍攝這個露宿者專題後,我對生命,對現今社會狀況有更深層次的體會,也深切省悟到新聞工作對社會應負的責任。一九九九年,應香港社區組織協會的邀請,一起合作拍攝香港露宿者,想不到一拍便二十年。無數的晚上,我與社工一起探訪及認識了近三百名露宿者朋友,幾近搜遍了香港每一條有露宿者出現的街道。我曾於午夜時份到尖沙咀文化中心外,看過近百名露宿者一起席地而睡的壯觀場面,在炎夏日子探訪一班赤著身子睡在街頭的無家者,在寒冬日子探訪一班黯然瑟縮街角的朋友。真的難以想像,今天在香港這個富裕社會,還有一批活在赤貧以下的露宿者。我希望藉著這一系列攝影展覽及攝影集讓大眾對露宿者有多一分瞭解,從而喚起政府決策者及大眾對露宿者問題的關注。還記得,我曾經親手交了一本野宿攝影集給當時香港特首曾蔭權,他翻了一下便説:「香港有那麼多露宿者嗎?」可見活在最下層的露宿者,是最容易被社會所忽視的弱勢一群。事實上,每一名露宿者背後都有自己的故事,充滿掙扎,悲傷,生命的不可預測。我希望不久的將來,香港露宿者的困難能得到正視和解決。

林璟瑋
雖然資訊背景出身,也一直以資訊業為職業,但在工作之餘從街頭攝影開始跨入的貧窮與弱勢的議題,也成為芒草心慈善協會的志工,實際參與協助街友的活動。同時也希望以觀察記錄者的角度,用攝影為這個時代留下城市幽暗角落的紀錄,在接觸無家者這幾年多來,我發現我的影像漸漸離開了好奇甚至是獵奇的念頭,轉而成為記錄他們的日常生活。曾經思考過這樣的轉變,或許是來自於我開始用朋友的角度看待他們,越是看見他們的生命經歷、人生態度,我自己的想法越趨於平常心與同理。一直希望我的影像可以從不同角度看待這個世界,也希望在記錄當下之餘,可以讓影像擁有自己的生命與影響力,在透過影像與社會溝通的過程中,希望對無家者有些許的幫助。